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之世的诗 > 游玉龙寺·攀缘皆鸟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玉龙寺·攀缘皆鸟道

朝代:明代诗人:李之世时间:2023-04-05
攀缘皆鸟道,磴磴入苍烟。
寺古依云壑,僧贫种石田。
地平仙掌似,峰秀玉莲悬。
回复藏禅宇,清凉即梵天。
滩声皇恐近,水色贡章连。
笑折梅花去,江干独放船。

诗人李之世资料

游玉龙寺·攀缘皆鸟道作者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 查看详情>>

李之世古诗词作品: 《赠无树上人·弥天江路迥》 《挽陈宪副·斯人皆欲杀》 《春日鲁子湛书堂赏花同黎建和郑明宰黄茂明分赋》 《读陈使君赠梁山人歌因作继赠》 《秋水芙蓉·朱华涵绿浪》 《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 《子夜歌·侬有一寸心》 《赠琴僧·古桐斑驳冰纹断》 《稍霁友人过访》 《入秋无事·偶阅古人书

游玉龙寺·攀缘皆鸟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玉龙寺·攀缘皆鸟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反韦应物采玉行即用其韵》 - - 弘历 - - 今古此蓝溪,不闻出良玉。采者向绝岭,求之草莽宿。苍颉制字后,故应鬼夜哭。
  • 古诗《句·解愠薰南风》 - - 刘攽 - - 解愠薰南风,截雨横东虹。
  • 古诗《金字经·瓦釜芹羹美》 - - 李昌祺 - - 瓦釜芹羹美,磁瓯茗饮清。垂老天伦喜合并。听。两三归雁声。鸣相应。感咱同气情。
  • 古诗《石城晓·月落大堤上》 - - 李贺 - - 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细露湿团红,寒香解夜醉。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上客留断缨,残蛾斗双绿。春帐依微蝉翼罗,横茵突金隐体花。帐前轻絮鹤毛起,欲说春心无所似。
  • 古诗《月黑·月黑斗杓转》 - - 袁桷 - - 月黑斗杓转,昏昏古柳壕。干掫寒戍响,窣堵乱乌号。风定归潮急,门深落叶高。向来江上意,无语独萧骚。
  • 古诗《浪淘沙·途次闷书》 - - 樊增祥 - - 花幰小窗扉。深押犀帷。梨花淡酒两三杯。又傍梅边寻梦去,梦见伊谁。新月逐人来。芳绪难裁。闷来挑耳借金钗。更有鹅茸消息子,轻转圆雷。
  • 古诗《颂古·上等接人》 - - 释文礼 - - 上等接人,了无回互。据坐堂堂,是何谓度。帅王用处若轩昂,为渠拽倒破禅床。
  • 古诗《邳州八景·鱼亭晚钓》 - - 唐之淳 - - 亭前不改旧山河,落日垂纶感慨多。客至已非金谷会,风来犹起晋时波。珊瑚摧折遗蒲柳,锦帐荒凉长薜萝。更莫临流奏长笛,渚花汀鸟奈愁何。
  • 古诗《浣溪沙·万感如潮不遽平》 - - 黄侃 - - 万感如潮不遽平。挑灯倚壁待鸡鸣。寒威破户恰三更。颇恨苦吟将睡扰,尚谋沈醉与愁争。起看斜月向檐倾。
  • 古诗《月容故事别咏》 - - 陈振家 - - 爱情未许重分配,妻妾相煎古复今。苏氏凶残黄氏枉,长教骚客动歌吟。
  • 古诗《春感·浥尘细雨夜临城》 - - 胡云飞 - - 浥尘细雨夜临城,寂寞池塘春草生。滴水空阶如往日,听钟孤枕不胜情。羲皇入梦悲元亮,鹦鹉噤声感正平。纵此向隅休落泪,春愁漠漠待分明。
  • 古诗《挽悟悦师二章》 - - 卫宗武 - - 耆宿已凋零,如师亦晓星。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
  • 古诗《石遗寄示雨中小雄山观瀑游记并诗率和二绝》 - - 陈宝琛 - - 县流难得雨中看,尽夺溪门作怒湍。此景在山常梦见,却输归客独凭阑。
  • 古诗《为乐提刑寿·绣衣持斧按蛮荆》 - - 卫泾 - - 绣衣持斧按蛮荆,三见门弧喜气盈。孟子能令棠粟发,不疑更使汉刑平。好将两手摩铜狄,长对三秋正玉衡。闻道中宵思贾傅,江湖未可老鳣鲸。
  • 古诗《邵伯埭·早发平湖口》 - - 施朝干 - - 早发平湖口,惊看绝岸虚。水中生白屋,木杪接行鱼。世忆南朝远,筹非太傅疏。欲裁沟洫志,感叹望青徐。
  • 古诗《老僧携筇竹杖来试就求之欣然举以见赠》 - - 喻良能 - - 万里携来自蜀州,老僧珍重许谁求。 相逢举赠宁无意,要我云山处处游。
  • 古诗《学试·祝融峰下築糟邱》 - - 项安世 - - 祝融峰下築糟邱,此段输君一流。 误到尘中踏尘土,却思江上驾渔舟。
  • 古诗《采菊·采采东篱亦易寻》 - - 方回 - - 采采东篱亦易寻,悠然见处孰知心。 心曾目送飞鸿否,谁不能近叔夜琴。
  • 古诗《敬之》 - - 诗经 - -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 古诗《赠闾丘宿松》 - - 李白 - -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