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庞嵩的诗 > 右与杨时哲·万里京华带雪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右与杨时哲·万里京华带雪行

朝代:明代诗人:庞嵩时间:2023-04-06
万里京华带雪行,眼中寒暖识真情。
风沙何者坚怀旧,短屐长裾见此生。

诗人庞嵩资料

右与杨时哲·万里京华带雪行作者庞嵩

介绍:明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 查看详情>>

庞嵩古诗词作品: 《别林冬岭·甘霖已见三春洽》 《元夜立春·凤历重标甲子年》 《赠北吉·玉振金声推大圣》 《为黎东湖·震泽波翻定》 《寄黄默斋·一毡怜独冷》 《天香草堂见梅》 《梧桐·峄阳借根荄》 《宿黄龙洞·耽山偏我僻》 《镇海楼避暑·危楼百尺倚天开》 《祝融绝顶次杜韵

右与杨时哲·万里京华带雪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右与杨时哲·万里京华带雪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示韵·危途人按剑》 - - 赵观彬 - - 危途人按剑,深壑我藏刀。地岂由州闹,山应以客高。芒鞋行或远,蒲席卧常牢。废栉鬅鬙首,犹缘国事搔。
  • 古诗《谢伯淳察院用先生不是打乖人》 - - 邵雍 - - 经纶事业须才者,燮理功夫有巨臣。安乐窝中闲偃仰,焉知不是打乖人。
  • 古诗《重阳前一日过欧崙山馆中谈西樵之胜分韵得风字》 - - 潘光统 - - 华馆淹留歌伐木,孤城砧杵度新鸿。客谈半夜当筵月,谁共明朝落帽风。云谷秋深泉更白,天湖霜冷叶初红。烟霞十里期难赴,雅约何年得再同。
  • 古诗《赠何丈人·曾向汾江识老人》 - - 成鹫 - - 曾向汾江识老人,朱颜白发映乌巾。三株柏子千年实,一点松膏万古春。太极仙侯绝祖武,公羊墨守足家珍。问年正是河清日,好向慈泉下钓纶。
  • 古诗《净居寺·揽胜栖真处》 - - 彭举 - - 揽胜栖真处,山穷境忽开。碧澄丹壑水,青叠翠屏苔。岭树宜高下,溪流当去来。声光画不得,临此但低徊。
  • 古诗《博古斋·撑肠万卷书》 - - 郭印 - - 撑肠万卷书,不知何处著。寄语腐唇人,于兹宜领略。
  • 古诗《集唐绝句·一封书寄数行啼》 - - 贾云华 - - 一封书寄数行啼,莫动哀吟易惨悽。古往今来只如此,几多红粉委黄泥。
  • 古诗《送黄彦七告假归省》 - - 符锡 - - 君方广陵去,即拟到辰阳。远徼追游惯,高楼逸兴隆。槎浮天汉出,梦绕帝居长。老觉还丹在,林砂岂冀将。
  • 古诗《题白石翁移竹图后》 - - 法式善 - - 前身我是李宾之,立马斜阳日赋诗。今向河桥望烟色,一陂春草几黄鹂。
  • 古诗《覆船山·山似舟航压众坡》 - - 吕南公 - - 山似舟航压众坡,静为平地动为波。桅樯不藉瞻乌首,争奈风帆百尺何。
  • 古诗《次石山·凉生旌羽露华漙》 - - 玄烨 - - 凉生旌羽露华漙,画角声高夜未阑。行幄不知三伏过,仗前翻觉六军寒。
  • 古诗《夜枕作·辞家已是一旬馀》 - - 吴与弼 - - 辞家已是一旬馀,试把新诗讯起居。待足求安元有诫,日凭青简味真腴。
  • 古诗《惜春词·春色初从江国来》 - - 田锡 - - 春色初从江国来,湖边杨柳岭头梅。梅花飞雪柳垂带,递次相将时节催。春力欺寒过江北,深谷黄鹂生羽翼。晓月轻烟禁苑啼,南园桃李已成蹊。就中何处芳菲好,春波飞絮魏王堤。我忆去年暮春月,京洛新妆丹凤阙。天津水绿烟树深,万井笙歌牡丹发。天子銮舆驾幸时,嵩峰瑞霭笼郊圻。扈从千官与...
  • 古诗《戏赠鄞章生》 - - 姚鼐 - - 山泽歌讴自负薪,谁招跌宕入京尘。翘身曳步惊风止,蹙齃魋颜拟圣人。扪虱九流随俯仰,雕龙万古会精神。若教一与貂蝉列,便作当时折槛臣。
  • 古诗《客有以茶易竹次韵》 - - 李正民 - - 琅玕黝璧两清虚,不比山阴鹅换书。花乳试烹应有味,龙孙新种未嫌疏。轻身通气宜君饮,冒雪停霜称我居。斜曲短长休更问,森罗万象已如如。
  • 古诗《山居·自别灵源出》 - - 陈宝琛 - - 自别灵源出,今归未廿春。到门乔木仅,伐石旧题新。欣厌随人代,成亏了佛因。海风吹短发,且喜未扬尘。
  • 古诗《梅水村·香魂逐逋去》 - - 赵必象 - - 香魂逐逋去,翠羽招不还。 醉倒赵师雄,一身花影寒。
  • 古诗《岁暮杂感·云中鸡犬换流年》 - - 丘逢甲 - - 云中鸡犬换流年,尘世讹闻劫火燃。 玉斧全功收画地,金轮余燄起遮天。 元王故国愁宫黍,白帝新都问岳莲。 终见神符兴赤九,不应流泪到铜仙。
  • 古诗《见秦系离婚后出山居作》 - - 刘长卿 - - 岂知偕老重,垂老绝良姻。郗氏诚难负,朱家自愧贫。 绽衣留欲故,织锦罢经春。何况蘼芜绿,空山不见人。
  • 古诗《送周十一》 - - 储光羲 - - 秋风陨群木,众草下严霜。复问子何如,自言之帝乡。 岂无亲所爱,将欲济时康。握手别征驾,返悲岐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