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元旦试笔·瑞叶仙蓂初茁辰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旦试笔·瑞叶仙蓂初茁辰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瑞叶仙蓂初茁辰,根棋万物乐生寅。
周书法古惟无逸,尧典放勋在睦亲。
派衍千年四品秩,支繁十世一家伦。
笙簧酒醴承筐继,大宴乾清待以旬。

诗人弘历资料

元旦试笔·瑞叶仙蓂初茁辰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元旦试笔·瑞叶仙蓂初茁辰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旦试笔·瑞叶仙蓂初茁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自咏足蹶·举趾须扶杖》 - - 李穑 - - 举趾须扶杖,低头似局天。有怀何不蹶,遇兴即如颠。床蓐工深坐,班行阻折旋。何当春气盛,蹇步涉山川。
  • 古诗《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 - - 岳珂 - - 去年冬暮拜弓招,槐夏重承接画朝。锡马敢期先雨露,冥鸿自愧点烟霄。沙墀有路瞻唐表,瓦缶何堪溷舜韶。归郡定应迟六月,却从故迹问凌歊。
  • 古诗《戍妇词·象尺金刀对玉缸》 - - 汪鑫 - - 象尺金刀对玉缸,团花裁破鹧鸪双。沙场争信深闺夜,忍泪缝衣月半窗。
  • 古诗《听客话澶渊事》 - - 张耒 - - 忆昔胡来动河朔,渡河饮马吹胡角。澶渊城下冰载车,边风萧萧千里馀。城上黄旂坐真主,夜遣六丁张猛弩。雷惊电发一矢飞,横射胡酋贯车柱。犬羊无踪大漠空,归来封禅告成功。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
  • 古诗《自五月廿二日》 - - 陈廷敬 - - 梧桐疏雨早秋时,一夜新凉几鬓丝。野草花边溪柳路,等閒常过水仙祠。
  • 古诗《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 - 郑真 - - 少妇新缝八塔鞋,可怜两足带尘埃。盆中有水不须濯,却待人间好日来。
  • 古诗《次韵思恩吴太守过旧城至南海之作》 - - 符锡 - - 断崖千丈思悠哉,崖上啼猿自去来。孽竖尽收今日网,遗黎重悯昔年灾。风回瘴岭摇朱旆,雨过岚溪湔碧苔。欲起故佗询粤事,几番劫火化秦灰。
  • 古诗《答范君锡·漫翁俊逸几无偶》 - - 徐积 - - 漫翁俊逸几无偶,安得吟诗类中酒。却是蓬头枕上吟,不知还有人嗔否。漫翁春思今如何,但觉新诗老更多。却应笑我粗豪甚,颇似将军出塞歌。
  • 古诗《题李松岚翠微寺图》 - - 汤右曾 - - 我爱西南峰,三五总娟好。何当领绝境,佛阁破霜晓。阴阴秋树暗,一一寒泉绕。他年两芒鞋,双塔记林杪。
  • 古诗《新月漫题·碧霄清永绛河披》 - - 乾隆 - - 碧霄清永绛河披,便拟钩应为钓诗。只有黄姑心觉苦,会期一月转添迟。
  • 古诗《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 - 杜甫 - -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 古诗《和李本存孤字韵》 - - 叶颙 - - 月冷霜寒老将孤,北风吹雪势还粗。方今四海皆元济,未信忠刚李愬无。
  • 古诗《次诸公见赠诗韵》 - - 程通 - - 忠孝男儿合两图,如何欲进又踟蹰。王来海上初开国,亲在江南久倚闾。宣力几曾能汗马,报恩万不及慈乌。几回终夜空长叹,似觉中心半负初。
  • 古诗《重九即事·相逢巾帔喜飘扬》 - - 孙原湘 - - 相逢巾帔喜飘扬,双鬓寒花满屋香。细雨幽窗低语处,人生能得几重阳。
  • 古诗《题唐山夫人房中乐后·当年随陆皆文士》 - - 全祖望 - - 当年随陆皆文士,握管曾无鼓吹音。笑倒叔孙诸弟子,滥将绵蕝听清吟。
  • 古诗《鹧鸪天·绿袖垂肩士女图》 - - 元好问 - - 绿袖垂肩士女图。艳歌还似转莺雏。一春杨柳吹绵后,五月榴花照眼初。明画烛,倒金壶。使君晓夙宴西湖。老来忘却行云梦,犹要春风醉后扶。
  • 古诗《山雪晓行怀吕氏妹》 - - 庄德芬 - - 乱峰稠叠玉为尖,残烛光寒照撒盐。千里暗云屯石径,五更疲马怯金衔。危陂冻合行频滑,绝壑风生气倍严。遥忆碧纱扃四扇,鹊炉香灺梦方甜。
  • 古诗《过皖口·皖城西去百重山》 - - 王安石 - - 皖城西去百重山,陈迹今埋杳霭间。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
  • 古诗《拟古·白云在高丘》 - - 薛瑄 - -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衒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
  • 古诗《皋桥·阊门啼早鸦》 - - 高启 - - 阊门啼早鸦,拂面见飞花。 绿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谁寻伯通宅,只问泰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