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姜特立的诗 > 虞察院生日·自辍清班素望崇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察院生日·自辍清班素望崇

朝代:宋代诗人:姜特立时间:2023-04-05
自辍清班素望崇,凛然争仰柏台风。
大奸钜猾宜深屏,且避当年御史骢。

诗人姜特立资料

虞察院生日·自辍清班素望崇作者姜特立

姜特立,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 查看详情>>

姜特立古诗词作品: 《生日·下车好语敬书绅》 《枣阳令·四方男子志》 《蛱蝶·水上蜻蜓木上蝉》 《因赴郡会入城》 《红蕉·品格清虚压众芳》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 《野意·谢安高卧向东山》 《次洪监簿惠诗韵》 《飞来·依约峰峦似竺乾》 《梅山·欲识梅山境

虞察院生日·自辍清班素望崇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察院生日·自辍清班素望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朴老泉挽·灭性圣非许》 - - 姜再恒 - - 灭性圣非许,衰年疾病仍。扁仓术不试,草木滋难凭。才见皓蛇集,旋闻皬雀腾。善人无近报,神劳理谁徵。
  • 古诗《六月朔日纪事》 - - 弘历 - - 昨晚霖沾晓霁兮,爽风落宇曙光䨑。良时敬以掖慈辇,朔旦因之礼拓提。大德躬应五福备,高年塔复九层跻。一层祇祝增十岁,圣寿当同窣堵齐。
  • 古诗《郢州守风·瓮盎轰豗恣击撞》 - - 陈造 - - 瓮盎轰豗恣击撞,佩环时亦奏铿锵。风涛欲静犹须怒,一付天吴自抑扬。
  • 古诗《竹·耐久相看是此君》 - - 吴惟信 - - 耐久相看是此君,眼前才有便无尘。尽多转好延留客,虽少犹能爽快人。清影疏疏垂地面,高标直直上云津。忍饥食肉俱休学,一击从今认所真。
  • 古诗《同赵校书题普救寺》 - - 杨巨源 - -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 古诗《岩桂·擢本千岩秀》 - - 曾几 - -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 古诗《梅花绝句·开自多情茖亦香》 - - 杨慎 - - 开自多情茖亦香,残英点缀曲堤傍。织成白地光明锦,合与无功作醉乡。
  • 古诗《赠陈宗之·十载京尘染布衣》 - - 叶绍翁 - - 十载京尘染布衣,西湖烟雨与心违。随车尚有书千卷,拟向君家卖却归。
  • 古诗《寿蒯母李夫人五十》 - - 陈三立 - - 故人匡世九流学,海国归来息道山。门户孰持孤孰抚,茕茕懿匹荷诸艰。躬完苦行宾婚劳,手授遗书子弟娴。待长梧桐添凤影,斟醪岁月为开颜。
  • 古诗《送张孺愿还四明》 - - 徐熥 - - 津亭歌罢酒杯空,目极遥天送断鸿。马上夕阳孤店柳,渡头残月半林枫。瘴云漠漠辞闽北,乡树重重辨甬东。此日莼鲈归计得,思家张翰怯秋风。
  • 古诗《金陵览古·乌衣巷》 - - 朱存 - - 阀阅沦亡梐枑移,年年旧燕亦双归。茅檐苇箔无冠盖,不见乌衣见白衣。
  • 古诗《歌场·歌场冷落旧朱门》 - - 邵葆祺 - - 歌场冷落旧朱门,适景园西暮霭昏。忽听琵琶重下泪,刘琨家伎属桓温。
  • 古诗《挽陈其美联·鞭尸三百》 - - 待考 - - 鞭尸三百,难填此恨;买丝十万,好绣先生。
  • 古诗《题故秀才陈哲手抄杜诗》 - - 张羽 - - 世间无药补清羸,身死双亲却倚谁。少妇写藏临没语,故人收得旧编诗。空窗夜漏沾书检,坏壁秋尘落砚池。须信才名天所忌,后生休更擅文词。
  • 古诗《过屠东蒙村居》 - - 周筼 - - 白莲寺北水东流,白鹿泾西卜宅幽。山雨欲来村树黑,满湖菱叶罥渔舟。
  • 古诗《桐江舟望·来是深冬去是秋》 - - 黄景仁 - - 来是深冬去是秋,萧萧风景动羁愁。一番迎送无情甚,如此飘零得已不。帆势如鹰掠秋水,涛痕似马挟归舟。溪山怅好常相待,几日闲踪许暂留。
  • 古诗《桃源忆故人·感事,次太一韵》 - - 高旭 - - 思量旧雨兼今雨。愁绝江山无主。大好头颅奚补。拂袖婆娑舞。玉箫声里瑶台女。似怨乾坤终腐。生就容姿媚妩。心事犹堪语。
  • 古诗《寓居杂咏·布衣何用揖王公》 - - 姜夔 - -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 古诗《和子由踏青·东风陌上惊微尘》 - - 苏轼 - -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傍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离,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 古诗《论诗绝句》 - - 袁枚 - -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