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于濆的诗 > 越溪女·会稽山上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越溪女·会稽山上云

朝代:唐代诗人:于濆时间:2023-04-07
会稽山上云,化作越溪人。
枉破吴王国,徒为西子身。
江边浣纱伴,黄金扼双腕。
倏忽不相期,思倾赵飞燕。
妾家基业薄,空有如花面。
嫁尽绿窗人,独自盘金线。

诗人于濆资料

越溪女·会稽山上云作者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邢州尧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 查看详情>>

于濆古诗词作品: 《富农诗·长闻乡人语》 《对花·花开蝶满枝》 《宫怨·妾家望江口》 《寒食·二月野中芳》 《陇头吟·借问陇头水》 《山村叟》 《沙场夜·城上更声发》 《古别离·入室少情意》 《赠太行开路者》 《秦原览古

越溪女·会稽山上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越溪女·会稽山上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木兰砦·青山明夕阳》 - - 陈贽 - - 青山明夕阳,白鹭立秋水。忽闻渔笛吹,令人思无已。
  • 古诗《三堂诗·文章经济之堂》 - - 陈子升 - - 迥异凌云构,惟衔昔日恩。文章与经济,何以副王言。
  • 古诗《挽方宋贤四绝》 - - 黄公度 - - 管辂相无壬甲寿,郑玄梦告己辰年。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
  • 古诗《韵诗次韵·融融皓皓月华纤》 - - 黄淳耀 - - 融融皓皓月华纤,禁断微尘亦太严。妙染谁能胜摩诘,妍辞终类刻无盐。枣林冰散花千树,柽柳风团絮一檐。天遣吴侬看朔雪,等閒裁剪出新尖。
  • 古诗《周臣春泉小隐图》 - - 乾隆 - - 藓壁柴扉任掩开,虚堂隐几有书陪。越童拥帚松花落,不为无端待客来。
  • 古诗《忆馀杭·悼钱柏园》 - - 王庭 - - 却忆松阳,冷席穷山人士少,阑干首蓿不堪尝。官苦复思乡。怜才贤宰新知善。馈粟贷钱情不倦。遣文收拾泪盈襟。遥愧故交心。
  • 古诗《食菊·烹瀹甘酸任意餐》 - - 屈大均 - - 烹瀹甘酸任意餐,仙人服食不曾难。芝华岂是疗饥物,菊药繇来久视丹。九日色同高士醉,三秋香为逐臣寒。芙蓉坠露长兼饮,高洁如蝉取自欢。
  • 古诗《寄题西湖并送净慈显老三绝》 - - 范成大 - - 中秋月了又黄花,卯后新醅午后茶。别没工夫谭不二,文殊休更问毗耶。
  • 古诗《莫愁湖·海燕双栖到画楼》 - - 缪徵甲 - - 海燕双栖到画楼,湖光如镜照梳头。当年若入昭阳殿,未必长门竟解愁。
  • 古诗《山溪夜坐·隔岸楼台一水分》 - - 周仪炜 - - 隔岸楼台一水分,山容全写李将军。拂衣星气青如雨,出岫林光绿到云。中夜蛩鸣金井暗,下方鹤语碧霄闻。输他花雾香尘里,银烛初残酒半醺。
  • 古诗《永济寺·悬厓青瘦似礛䃴》 - - 钱大昕 - - 悬厓青瘦似礛䃴,中有清凉十笏居。六合山光凭槛入,大江帆影卷帘馀。谭禅不契空行脚,养病无妨且废书。三载重过怍厎事,晨钟送响只纡徐。
  • 古诗《南乡子·雨夜不寐》 - - 陶淑 - - 疏雨太零星。点滴声随漏未停。怕是猊炉香乍上,银屏。斜袅烟丝几缕青。此夜梦难成。红烛金台半不明。莫向轻纱窗下立,咚叮。羊角风搏铁马鸣。
  • 古诗《杂诗·眼底莺花历乱时》 - - 黄节 - - 眼底莺花历乱时,不分红紫与黄骊。馀年心力俱抛尽,日听金铃度柘枝。
  • 古诗《新秋·十载移居更远城》 - - 沈祖棻 - - 十载移居更远城,经年閒废闭柴荆。尚馀信使知名姓,为有朋交问死生。世事不妨缘病懒,老怀犹得共秋清。晚来欲罢衣初浣,独坐乘凉对月明。
  • 古诗《鸟名诗·方舟去鳷鹊》 - - 萧绎 - -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
  • 古诗《韵赋·忧患与寒暑》 - - 戴表元 - - 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 中年学养道,严於守坚城。 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 白尽会须止,阅熟已不惊。
  • 古诗《江城子·严冬共喜小方壶》 - - 尹志平 - - 严冬共喜小方壶。称幽居。论元初。话到三更,皆似觉清虚。万事有心求不得,凭象罔,获玄珠。 一言了了性如如。乐无为。驾云车。朝拜高真,功满赴仙都。速悟人人俱有分,听予劝,莫痴愚。...
  • 古诗《仲冬二日由下径舆疾还珠林悼风景之顿殊幸茅》 - - 刘崧 - - 村桥路断日无光,不似常时入故乡。 野鼠穴粮依蔓草,田乌衔纸上枯桑。 偶逢遗老儿孙尽,欲问西邻井灶荒。 惭愧竹西池上路,依然风雨一茅堂。
  • 古诗《越中·乐游何处好》 - - 沈明臣 - - 乐游何处好,最爱越中山。 人坐午溪寂,鸟眠秋水闲。 云横独树上,雨在数峰间。 欲作苏门啸,苍茫不可攀。
  • 古诗《哭灵一上人》 - - 严维 - -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