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商隐的诗 > 越燕·将泥红蓼岸原文及翻译赏析

越燕·将泥红蓼岸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时间:2023-04-04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诗人李商隐资料

越燕·将泥红蓼岸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越燕·将泥红蓼岸原文及翻译赏析

越燕·将泥红蓼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仙蜕岩·闻说登真不在形》 - - 赵翼 - - 闻说登真不在形,可怜世眼自难醒。不知尸解游何处,犹向枯骸跪乞灵。
  • 古诗《谒故将军阿公时亦自滇入蜀从剿金川》 - - 赵翼 - - 一肩曾荷担千钧,官罢仍资扫贼氛。边事又添新战垒,威名终属故将军。洗兵雨净三巴水,挥扇风驰八阵云。看取功成还绛阙,转圜天意重酬勋。
  • 古诗《古松书屋·草房虽不古》 - - 弘历 - - 草房虽不古,而松与古之。借问松何年,不知种者谁。宇宙以来山,有山松在兹。适兹搆草房,宛共松同时。落落凉阴翻,谡谡寒涛吹。那觉当夏五,直如对伊耆。无须阅世书,总可儿孙其。 ...
  • 古诗《月溪赠宗照斋人》 - - 王渐逵 - - 四月深山暑气空,半林明月罢孤钟。芳阶更有何人到,独倚云根对晚峰。
  • 古诗《雨夜怀唐安·归心日夜逆江流》 - - 郑獬 - - 归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忆蜀州。小阁帘栊频梦蝶,平湖烟水已盟鸥。萤依湿草同为旅,雨滴空阶别是愁。堪笑邦人不解事,区区犹借陆君留。
  • 古诗《卧病寄阎寀·病中贪好景》 - - 李端 - - 病中贪好景,强步出幽居。紫葛垂山径,黄花绕野渠。荒林飞老鹤,败堰过游鱼。纵忆同年友,无人可寄书。
  • 古诗《句·夜添风月无尽景》 - - 杨琳 - - 夜添风月无尽景,晓起烟云皆助诗。
  • 古诗《奏玉轩·一轩万竹中》 - - 何准道 - - 一轩万竹中,四际留空碧。好鸟鸣高林,悠然淡晨夕。物象自清旷,幽光散几席。时复闻朱丝,玄鹤翔素壁。灌木静吟秋,焚香时读易。托契在清溪,俯仰观今昔。
  • 古诗《过池阳杏花村有感》 - - 华衮 - - 吾乡也有杏花村,不是唐时卖酒樽。树近石塘春似锦,名高秋浦址空存。芳菲已尽留风韵,绰约徒思写墨痕。董奉术高堪绍学,欲从此地斗香魂。
  • 古诗《为周文威题菊庭卷》 - - 王汝玉 - - 亲王受册镇长城,上将分符总重兵。仙阙九重颁命出,星轺万里向西行。药囊旧贮丹经秘,诗卷新承赐翰荣。什袭珍藏归父隐,虹光夜贯斗牛明。
  • 古诗《挽显肃皇后词》 - - 张扩 - - 俪极承平日,徽音盛一时。却奢崇大练,纳戒上清规。事逐浮云变,人惊夜壑移。三吴谣织女,行路剧伤悲。
  • 古诗《孙生读书道院兼示新诗因答》 - - 皇甫汸 - - 挟策青溪上,垂帷昼不开。雨忘流麦去,霞记种桃来。变幻云仙宅,荒凉伪主台。兴公奋嘉藻,何异咏天台。
  • 古诗《滦京杂咏·塞北凝阴无子规》 - - 杨允孚 - - 塞北凝阴无子规,晓看山色不胜奇。坚冰怪石涧边路,残月疏星马上诗。
  • 古诗《题褒劝录为金陵陈光禄》 - - 梁崇廷 - - 清华骏望重神州,天挺英雄裕壮猷。保障不须愁仰屋,匡时犹得借前筹。褒崇玉字开金简,济羙家声羡世侯。圣代酬功原不薄,恢恢鸿业衍箕裘。
  • 古诗《客至·有客纷然至》 - - 陈永正 - - 有客纷然至,吾其七不堪。目前恣百伎,背后竞高谈。便以今非昨,从知北亦南。悠悠聊复尔,人意恐难谙。
  • 古诗《亨中送梨枣》 - - 韩淲 - - 年年梨枣寄西风,近喜豅岩一笑同。坐石弄筇泉汩没,望云搜句月朦胧。经时话著犹疑画,尽日来思又若空。珍重交情两相望,鹿门深处见庞公。
  • 古诗《浣溪沙·怕见花阴蝶作团》 - - 张景祁 - - 怕见花阴蝶作团。舞衣新觉带围宽。镜中红泪可能瞒。爱拨兰熏情恋热,戏抛梅子意含酸。殢人偏是黛眉攒。
  • 古诗《郑宋用前韵见示因亦和答》 - - 韩元吉 - - 天巧由来不露机,冰澌剪出万花飞。 琼珰似识汉川女,瑶瑟更逢湘浦妃。
  • 古诗《答叔子花下见怀之什》 - - 钱钟书 - - 槁木寒岩万念灰,春回浑似不曾回。 陈人何与芳菲事,犹赚花前远忆来。
  • 古诗《送赟上人还京》 - - 皎然 - - 久游春草尽,还寄北船归。沙鸟窥中食,江云入净衣。 秦原山色近,楚寺磬声微。见说翻经馆,多闻似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