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阮元的诗 >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

朝代:清代诗人:阮元时间:2023-04-07
鹊华清翠近城多,十里泉田足稻荷。
楼外斜阳秋色早,更从何处觅鸥波。

诗人阮元资料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作者阮元

生卒:1764—1849。介绍: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 查看详情>>

阮元古诗词作品: 《端州北岩绿砚石歌》 《咏絮亭·牡丹》 《题柳径停云图卷子三叠万柳堂诗韵》 《山花·小树黄花似马缨》 《赠梁章钜联·难进易退》 《题秦二世琅邪台石刻》 《题郭频伽神庐图卷》 《登桂林栖霞星岩隐山诸嵓洞》 《海宁安澜园杂咏》 《西斋有欹廊将倾彻而新之且安茶灶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望岱·七十二君名未荒》 - - 沈曾植 - - 七十二君名未荒,辙环一练贯汶阳。大云肤寸泽天下,灵谷庄严开道场。身后归魂原恍忽,海中过脉倏开张。遥知佳气通长白,企有明禋降御香。
  • 古诗《梨·欲落未落愁叶黄》 - - 林大钦 - - 欲落未落愁叶黄,离离金子郁金香。会取殊甘供美酒,定标真品入仙堂。
  • 古诗《甘州·徐积余小檀栾室校词图》 - - 潘飞声 - - 记玉台分韵写新词,付与小银筝。正翠奁研墨,锦笺按谱,一样关情。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稳听芦
  • 古诗《促织论赋·促织斗时人要主》 - - 贾似道 - - 促织斗时人要主,贪财饶大虫辛苦。总然赢得已著伤,当场必误下锋主。
  • 古诗《适信笔·开卷小酬岁月》 - - 胡应麟 - - 开卷小酬岁月,出门便畏风尘。十洲三岛游客,万壑千峰主人。
  • 古诗《用黄子益韵·睡起忻然思虑少》 - - 裘万顷 - - 睡起忻然思虑少,病馀犹觉应酬艰。招摇风月聊须竹,收拾云烟幸有山。但要世缘随手断,莫忧诗债几时还。追奔富贵非吾事,且占林泉一味闲。
  • 古诗《扬子·千古雄文造圣真》 - - 王安石 - - 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
  • 古诗《谢运使陈金部生日惠绣寿仙香炉合依韵和二绝句》 - - 文彦博 - - 诗缘大雅成歌倾,器自良工得范模。珍重星郎为寿意,更从兰省辍薰炉。
  • 古诗《郑中行欲听洞箫》 - - 吾丘衍 - - 我有凤玉管,琅然韫天音。能令钟子期,不听山水琴。郑叟识我趣,入郭乃见寻。语意不尽言,高情寄长吟。何当良夜秋,逸举怀古今。舟泛碧水月,声摇紫云林。挥手绝世念,与君契遐心。...
  • 古诗《旅泊大孤·自怜落魄走天涯》 - - 叶兰 - - 自怜落魄走天涯,黯黯离情有所思。身世自过愁畔日,弟兄长见梦中时。阴祠古木迷神女,夕照荒山叫子规。辛苦老来成底事,如今赢得鬓如丝。
  • 古诗《戏题四老堂·鹤养丹成鹿养茸》 - - 张守 - - 鹤养丹成鹿养茸,群呦对舞傍衰慵。待看仙骨他年就,同访蓬莱第一峰。
  • 古诗《哭李少微·应刘玉山陨》 - - 李彭 - - 应刘玉山陨,之子尚玙璠。未握论交臂,俄招去干魂。茂陵有遗藁,健妇解持门。何日生刍奠,人琴恐或存。
  • 古诗《落叶·雨过闲田地》 - - 修睦 - -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 古诗《济桥霜天·乌啼漏未残》 - - 陈汝元 - - 乌啼漏未残,野渡勒征鞍。马足秋风苦,鸡声晓月寒。驱车霜有迹,题柱露初乾。一望黄砂碛,歌翻行路难。
  • 古诗《和单普·弃捐孤陋与谁邻》 - - 胡寅 - - 弃捐孤陋与谁邻,插棘诛茅漫隐沦。乱思诗书随手揭,慰怀风月逐时新。惭无用舍行藏道,有愧东西南北人。久矣笔端尘土暗,因君聊复拟心神。
  • 古诗《甲寅守岁·斜雨暮霏霏》 - - 陈绍文 - - 斜雨暮霏霏,孤城西月微。花应先暖动,燕似逼冬归。北土多戎马,南山空蕨薇。草玄犹未就,垂老掩双扉。
  • 古诗《琵琶仙·何事西风》 - - 冯煦 - - 何事西风,又吹我一点征帆东下。无那寒驿,镫昏沈沈怨遥夜。秋色里青袍似草,算离恨不堪重写。倦倚烟篷,霜空雁杳,谁共情话。最惆怅石老云荒,渐忘却城阴旧游冶。剩有一弓残月,映晴川如画。添几许枯荷败苇,便梦回误了亭榭。为语沙际轻鸥,甚时来也。 ...
  • 古诗《赠攻石内兄》 - - 黄福基 - - 沈噫看汝累胸腹,酸泪复洒游子颜。歌哭相忘尘土外,文章得意江湖间。深镫一夕供家酿,积雨千林卧故山。收拾风雷诗骨健,十年怀抱起疲顽。
  • 古诗《四曲金鸡岩》 - - 白玉蟾 - - 水满寒潭潭著月,山藏空谷正吞烟。 金鸡初报洞中晓,一声唤起玉渊龙。
  • 古诗《陇头水·陇山飞落叶》 - - 沈佺期 - - 陇山飞落叶,陇雁度寒天。愁见三秋水,分为两地泉。 西流入羌郡,东下向秦川。征客重回首,肝肠空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