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玉皇授歘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原文及翻译赏析

玉皇授歘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时间:2023-04-07
匏河振沧茫,天津鼓万流。
八风驾神霄,缅缅虚中游。
咏洞神明唱,音为汝玄投。
歘生必至行,肘伏尘中趋。
可为苦心哉,当告尔所求。

诗人无名氏资料

玉皇授歘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词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玉皇授歘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原文及翻译赏析

玉皇授歘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访客·夜访山中客》 - - 袁枚 - - 夜访山中客,濛濛月色凝。敲门人未觉,仙鹤一声应。
  • 古诗《耍孩儿·领军兵》 - - 沈采 - - 领军兵。领军兵。疾速忙前进。教他每闻风怕影。手执鎗剑。如龙沮敢来对阵。活捉与生擒。得胜时奏凯回程。
  • 古诗《豁如室口号·一室空空号豁如》 - - 弘历 - - 一室空空号豁如,四时佳景纳无馀。小游适以瞻檐额,触目会心足警予。
  • 古诗《车发长春寄别送行诸君子》 - - 陈宝琛 - - 渡海瞻天亘七旬,衰癃乞得自由身。永怀旰食勤求瘼,习见谦光笃善邻。有忍故能当大任,不和敢说是忠臣?临分哽咽还延跂,周汉中兴匪异人。
  • 古诗《喜雨诗·祷旱何妨抵死求》 - - 张昭远 - -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 古诗《次韵乡侯计院》 - - 刘克庄 - - 诸老皆曾接典型,鹅湖一辈亦豪英。晚持师说尤坚垒,不怕兵家会斫营。晴色极佳宜岁事,郊行因好访民情。朝家要采风谣否,第一君侯号治平。
  • 古诗《题佛印烧猪图为子瞻解嘲》 - - 汪琬 - - 任罨柴头火候前,坐中谈笑各欣然。也知不少盐和酱,肯羡诸方五味禅。
  • 古诗《偶然作·灼灼庭前花》 - - 金氏 - - 灼灼庭前花,春风斗红紫。随荣复随谢,盛衰偶然尔。草木岂无情,谁能一生死。我思更如何,欲种菩提子。
  • 古诗《泊扬州城外·地占东南会》 - - 李昭玘 - - 地占东南会,舟浮百货通。惺忪喜淮粲,啁哳困吴农。春唤雁俱北,水将人更东。吾庐杳何在,天末暮霞红。
  • 古诗《客到·客到空斋说早春》 - - 吕南公 - - 客到空斋说早春,嫩红轻绿渐纷纷。寒人不预寻芳品,多谢东风许听闻。
  • 古诗《挽张之洞联·时局正艰难》 - - 邵恒浚 - - 时局正艰难,上须安下须全,四海望司马相公,企足待成元祐政;感恩深肺腑,贫赐金病赐药,五载佐令狐记室,伤心忍诵义山文。
  • 古诗《武陵竹枝词·鸣榔徐溯碧波纹》 - - 魏允枚 - - 鸣榔徐溯碧波纹,毛豆香烧到大云。向晚归来人更闹,吸笙摇鼓一时分。
  • 古诗《木兰花慢·一上蒲东东岳》 - - 邢叔亨 - - 一上蒲东东岳,山头陡起神宫。有松柏参天,杏桃张锦,遍地春风。年年今朝此日,王孙仕女骤骄骢。十载妖兵乱国,一时豪杰潜踪。我为狂客气盈胸。起坐听晨钟。喜夜雨如酥,晓晴似拭,香火扬空。眼下太平可幸,官军分散息兵戎。剑戟变为农器,四民乐业无穷。...
  • 古诗《偈颂·今朝正月一》 - - 释师范 - - 今朝正月一,只是寻常日。就中殊异处,遍界铺银色。
  • 古诗《拟寒山子诗·人生在世有何事》 - - 行端 - - 人生在世有何事,日用但教心坦平。纵是金珠充屋栋,到头难免北邙行。
  • 古诗《儿宽·射策明经亦巨儒》 - - 徐钧 - - 射策明经亦巨儒,巧迎封禅意何如。相如未死犹知耻,却了相如死后书。
  • 古诗《午睡怀安县风篁亭》 - - 陈渊 - - 旌旗蔽野阶除寂,环佩鸣空枕簟凉。梦断钧天知是想,一沟泉落乐声长。
  • 古诗《漏静·漏静知宵永》 - - 周密 - - 漏静知宵永,灯昏觉夜阑。隔窗响秋叶,梦不到关山。
  • 古诗《扬州慢·为愔仲图松柏独秀斋,因题谱石帚》 - - 姚华 - - 红意填词,碧沉消睡,几回往事成尘。絮凉天客语,又暮色栖云。算惟有幽心未老,旧时词笔,勾梦堪温。试商量风月烟霞,描画柴门。望中秀野,称君家嘉树如人。甚道士栽桃,词人嫁李,犹自冬春。送目大荒何处,斜阳去也入无垠。剩天边乔木,青青疑殢湘魂。 ...
  • 古诗《送人赴安西》 - - 岑参 - -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