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杨士奇的诗 > 愉老堂·此翁衡岳下原文及翻译赏析

愉老堂·此翁衡岳下

朝代:明代诗人:杨士奇时间:2023-04-05
此翁衡岳下,白发烱秋霜。
八帙过三岁,诸孙蔼一堂。
不辞愉老日,还注济生方。
玉屑能扶寿,朝朝进满觞。

诗人杨士奇资料

愉老堂·此翁衡岳下作者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 查看详情>>

杨士奇古诗词作品: 《挽刘仲海·竹窗幽户久栖迟》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残寺·残寺连农舍》 《过安山驿有怀蹇尚书》 《清平乐·玉京仙境》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林佥宪斗山风木卷》 《早过宿州·月转西林晓雾收》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题竹送周侍郎

愉老堂·此翁衡岳下原文及翻译赏析

愉老堂·此翁衡岳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雨·断续千峰雨》 - - 姜再恒 - - 断续千峰雨,争流万壑声。谁家一赤脚,摘麦渡水行。
  • 古诗《粉蝶儿·生》 - - 郑若庸 - - 生:满目黄埃。长天火云如炼。怪烛龙尚自加鞭。就清凉还试展玉人纨扇。水亭中花色何如娇面。
  • 古诗《飞龙关·天路扪参井》 - - 金朝觐 - - 天路扪参井,飞龙擅壮名。几番经夜雨,此日趁朝晴。寒暑鸣禽异,崎岖古道行。白云看不尽,流影自轻盈。
  • 古诗《句·万事不成嗟画虎》 - - 林仲雨 - - 万事不成嗟画虎,一官那得似驱羊。
  • 古诗《犹子弃画盘谷图戏书其后》 - - 赵鼎臣 - - 欲买青山未有钱,每逢佳处但垂涎。一庵所占无多地,赊我盘中数亩田。
  • 古诗《赠万欲曙·一辞城市动经年》 - - 成鹫 - - 一辞城市动经年,世外逢人不偶然。丛桂久无招隐客,绿萝今有住山缘。孤峰垦出栽花地,宝剑酬将买石钱。我欲似君难得似,春来惟少种芝田。
  • 古诗《辑桐梓耆旧诗略漫题》 - - 赵旭 - - 夜郎文献委蓬蒿,次第搜罗敢惮劳。守素夙耽人物志,钟离最爱土风操。九原可作交应密,一语能传死亦豪。怅望枫林青映月,魂归听我诵声高。
  • 古诗《挽张亮侪姻丈》 - - 顾燮光 - - 杖履久追随,况复谊重婚姻,近接德邻叨樾荫;典型今尚在,更有家传孝友,惊看哲嗣恸兰陔。
  • 古诗《铜雀台·有客新从魏地来》 - - 尹琦 - - 有客新从魏地来,为言曾上魏王台。阴谋盖世成何事,漳水东流不复回。弦管已成山鸟弄,绮罗留作野花开。年华想象无消息,惟有猿声薄暮哀。
  • 古诗《驻防辟展屯田大臣定长等奏进所穫麦万穗诗以纪事》 - - 乾隆 - - 载戢西瀛已定功,戍耕伊始庆绥丰。夏收万穟先来进,秋熟千屯预报芃。实栗惟堪尝以彘,既安那更役如熊。开疆逾远心随远,总为祈年宵旴中。
  • 古诗《琵琶·红袖挥金拨》 - - 常伦 - - 红袖挥金拨,朱弦系玉肩。团圞怀夜月,幽咽泻春泉。白雪调终宴,青云遏远天。悠悠时断续,引恨似当年。
  • 古诗《杨柳枝·塞北梅花羌笛吹》 - - 刘禹锡 -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古诗《双湖竹枝词·沧洲阁外水茫茫》 - - 全祖望 - - 沧洲阁外水茫茫,玉箸鱼羹足侑觞。侬便作歌谁与和,空教吴语独清狂。
  • 古诗《题祝京兆发书》 - - 宋荦 - - 迸出骊珠濡墨时,纵横真欲逼游丝。香鬟䰀鬌盘鸦色,剪付枝山也不辞。
  • 古诗《南华十咏·中天英粹异寰荒》 - - 王渐逵 - - 中天英粹异寰荒,万古山川瑞气藏。天竺不知何世界,宝林犹自说西方。
  • 古诗《甘州·为小谢题西溪禅隐图》 - - 杨芳灿 - - 怨罡风吹折到青莲,镫火礼金仙。算埋愁无地,凄凉身世,佛也应怜。空说曼陀法界,归去再生天。只几番情劫,断送华年。稽首香台发愿,便飘然瓶拂,到处随缘。向团蒲稳坐,清呗磬声圆。莫重题三生旧恨,怕参来都是断肠禅。谁相访西溪云水,添个渔船。 ...
  • 古诗《挽词·一箭双雕手》 - - 王十朋 - - 一箭双雕手,青衫已白头。砚几磨铁尽,官止及瓜休。漏断鄞江梦,风含曲水愁。钧天记白玉,麈世冷西楼。
  • 古诗《书怀示友·俗子令我病》 - - 陈与义 - -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 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 城东陈盂公,久阔今何如。 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 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 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鹗书。 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 古诗《次江都·江溜滩滩急》 - - 宋祁 - - 江溜滩滩急,崖腰栈栈新。 天深罕见日,路险不容尘。 远草夤缘绿,幽花落漠春。 逢津何必问,夫我自知津。
  • 古诗《送友人西上》 - - 刘长卿 - - 羁心不自解,有别会沾衣。春草连天积,五陵远客归。 十年经转战,几处便芳菲。想见函关路,行人去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