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夏承焘的诗 > 玉楼春·石门潭夜游,同鹭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玉楼春·石门潭夜游,同鹭山

朝代:现代诗人:夏承焘时间:2019-03-12
两山对出雄狮坐。潭畔经行云漠漠。五峰相见定怜君,独鹤归来应识我。
沧浪水清鬓可濯。行歌怕惊潭底鳄。老渔看惯好溪山,已枕蓑衣伸两脚。

诗人夏承焘资料

玉楼春·石门潭夜游,同鹭山作者夏承焘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 查看详情>>

夏承焘古诗词作品: 《好事近·作铭翁嘱题王献唐画幅》 《清平乐·客居乡间,中夜不寐,收听广播乐曲》 《鹧鸪天·题梦苕盦图送仲联翁归常熟》 《蝶恋花·将归雁荡,诸从游饯别。梦苕翁并贶长句》 《唐多令·和养臞翁咏落梅》 《满江红·感辽东事,作豪语答任二北》 《清平乐·题罗两峰鬼趣图,颉刚翁藏》 《浣溪沙·青史青山两寂寥》 《临江仙·元旦与鹭山过月轮山久坐》 《鹧鸪天·影观夫人惠词,效其体答之

玉楼春·石门潭夜游,同鹭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玉楼春·石门潭夜游,同鹭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邗江雅集诗·华筵移置阿咸居》 - - 袁枚 - - 华筵移置阿咸居,一朵琼花载后车。绝好齐梁诗弟子,何妨师事沈尚书。
  • 古诗《恩赐故安南国王阮光平加谥忠纯诗以志事并命勒碑》 - - 弘历 - - 归藩拭泪别枫宸,回首频称觐九旬。嘱令西湖以身妥,示依北阙志心亲。似兹乱命同治命,忍谓外臣诚世臣。藻什七言勒琬琰,桂疆千载识忠纯。
  • 古诗《颂古·道吾作舞》 - - 释祖璿 - - 道吾作舞,一曲无谱。若将耳闻,未敢相许。
  • 古诗《客中除夕·野性峣峣不耐官》 - - 张养浩 - - 野性峣峣不耐官,强颜尘土步邯郸。移文久为云山笑,捧檄聊供菽水欢。香返梅魂春一脉,愁丛灯影夜千端。古人事业余何有,羞见茅斋岁又阑。
  • 古诗《郑生画卷·绘事后素知有分》 - - 凌云翰 - - 绘事后素知有分,如以霄漠行烟云。华虫宗彝尧舜服,龙马神龟河洛文。擅场妙绝推道子,解衣盘礡逢元君。王会作图在今日,好为丹青先策勋。
  • 古诗《寄良人·旅食京华岁月多》 - - 汪氏 - - 旅食京华岁月多,圣贤事业竟如何。明年伫听泥金报,闲把关雎独自歌。
  • 古诗《寄郑舜举·吾友欧阳生》 - - 赵蕃 - - 吾友欧阳生,诗律杂郊岛。相逢每谈君,必谓诗太好。送行许长句,兼复书小草。鸿雁傥不来,何由慰怀抱。
  • 古诗《首夏御园·禋祀次第举》 - - 乾隆 - - 禋祀次第举,法宫致虔斋。蒇事临御园,绿浓映楼台。韶华荏苒去,清和宛转来。阶前木芍药,几朵迎曦开。嬗代不假借,即景聊澄怀。
  • 古诗《句·不杂人间种》 - - 王俊彦 - - 不杂人间种,恐遭天上殃。
  • 古诗《行间赐大学士张玉书》 - - 玄烨 - - 畴昔谋康阜,除顽事战攻。若非扬九伐,何以靖三农。古义严声讨,儒臣在折冲。遐荒风雪里,扈跸纪军容。
  • 古诗《莲花·直干檠青盖》 - - 苏仲 - - 直干檠青盖,孤根出淤泥。得名君子列,谁敢诮濂溪。
  • 古诗《句·思沾道湿黄梅雨》 - - 王观 - - 思沾道湿黄梅雨,敢放宫恩石井冰。
  • 古诗《次韵超然洞山》 - - 释德洪 - - 洞山正似钟山坞,惭愧新诗写得真。欲唤定林闲相国,要看清散岸纶巾。
  • 古诗《月夜汲中泠泉》 - - 谢芳连 - - 新月泉上出,江华照衣冷。扁舟荡秋桨,汲取波中影。昨与山僧期,煮月翻瓦鼎。
  • 古诗《都城送栾岱沧进士尹溧水》 - - 赵完璧 - - 相逢忽复别,羁客不胜情。衰柳高秋晚,寒山淡日明。歌残春酒尽,帆远暮潮生。何慰潘郎梦,芳声达凤城。
  • 古诗《夏五过弟黍谷中丞别业赋赠》 - - 钱陆灿 - - 散带高歌候杖藜,争看羊舌有铜鞮。参禅肉吃中丞禄,泥饮诗分田父题。蝴蝶飞来应五色,鸳鸯到处得双栖。乾坤逼窄容空阔,肯割闲云与犬鸡。
  • 古诗《虫诗·米虫》 - - 钱谦益 - - 宛尔能蝗黍,公然学蠹鱼。耗应雀鼠并,谋岂稻梁疏。不惜春农苦,频分尚食馀。秋风黄叶候,为尔重嗟吁。
  • 古诗《探春令·雪梅风柳》 - - 杨无咎 - - 雪梅风柳,弄金匀粉,峭寒犹浅。又还近三五银蟾满。渐玉漏声初短。尊前重约年时伴。拈灯词先按。便直饶心似蛾儿撩乱。也有春风管。
  • 古诗《正月二十日雪》 - - 程公许 - - 东皇弭节未多时,忽作漫空六出飞。 商略田功兴嗣岁,翕张天巧惜阴机。 麦才覆土欣苏醒,梅久烘晴稍发挥。 萧寺掩关终日卧,忍寒不著兽红围。
  • 古诗《王君申禄·良辰古难得》 - - 方回 - - 良辰古难得,歌吹遏行云。 豪意牛心割,清言獭胆分。 予惭四皓老,公胜七贤醺。 苦雨忽三日,垢衣生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