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茅于美的诗 > 虞美人·昔年惯向芳茵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昔年惯向芳茵坐

朝代:现代诗人:茅于美时间:2019-02-20
昔年惯向芳茵坐,蝴蝶来亲我。宵来无意立松坡,但觉丝丝凉意透心窝。
侧身天地如何惧,萤火风前舞。只今万象不分明,待月楼头长自惜春星。

诗人茅于美资料

虞美人·昔年惯向芳茵坐作者茅于美

茅于美,比较文学家,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之女。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曾师从吴宓。1947年赴美留学,获英国文学硕士,1949年归国,先后任职于出版总署编译局、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院,后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 查看详情>>

茅于美古诗词作品: 《相见·相见休言有苦辛》 《谒金门·春已暗》 《浣溪纱·李清照词英译卷成感赋》 《谒金门·何忍折》 《新月·新月中宵晕》 《临江仙·梅里已知春信至》 《河满子·倏觉流光逆转》 《谒金门·如梦幻》 《好事近·夜久落灯花》 《鹊桥仙·红灯影里

虞美人·昔年惯向芳茵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昔年惯向芳茵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挽赵盛叔母·子贫无甘旨》 - - 赵龟命 - - 子贫无甘旨,文章以为寿。寿生止百岁,寿死千岁久。甘旨人人有,谁使亲不朽。
  • 古诗《菊花新·生》 - - 张凤翼 - - 生:朱门先达笑弹冠。丞相无私断。扫门作客又经年。赋无衣有谁怜念。
  • 古诗《和赠署淮扬道郭慕徐舅氏》 - - 曾广钧 - - 家声横海旧登坛,循吏通儒两擅难。谁识凤麟如有若,莫因鸡犬羡刘安。异同坚白谈成阵,削简留青笔涌澜。明使郎君来又去,重闻讴颂惜清官。
  • 古诗《代村叟·安居近幽谷》 - - 夏竦 - - 安居近幽谷,井赋籍良田。圣代无深隐,家山不直钱。候耕看土脉,祈谷赛豚肩。城市知何处,疏钟隔暮烟。
  • 古诗《闲居对雨诗·蘋藻降灵祗》 - - 阴铿 - - 蘋藻降灵祗,聪明谅在斯。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八川奔巨壑,万顷溢澄陂。绿野含膏润,青山带濯枝。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歧。寄语纷纶学,持笔讵必知。
  • 古诗《送金小岱归临安》 - - 乔守敬 - - 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今年送君归,霜华逼冬信。形骸相与忘,投赠两不吝。朅来历江湖,千里穷一瞬。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
  • 古诗《未晓·纸烟成烬茶都冷》 - - 傅子馀 - - 纸烟成烬茶都冷,留我灯头一点明。已过五更天未晓,不妨尸坐听鼾声。
  • 古诗《游祖园杂诗·园林晴日散芳菲》 - - 宋荦 - - 园林晴日散芳菲,曲径藤梢欲罥衣。爱杀水亭风景好,蒲芽才吐燕双飞。
  • 古诗《释奠应令诗·付规矩》 - - 陆倕 - - □□□□,□付规矩。乃据石稚,言藏金斧。方□深雪,载调淮雨。乐驾中和,诗同下武。
  • 古诗《金陵龙王庙联》 - - 曾国藩 - - 万里神通,度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 古诗《途中杂题·下壑疑无地》 - - 赵蕃 - - 下壑疑无地,高崖恐接天。端殊益州驭,敢尽祖生鞭。
  • 古诗《曝书·问富数书对》 - - 袁枚 - - 问富数书对,收藏却最难。趁兹三伏好,分作几回摊。线脱忙教换,云遮怕未乾。蠹鱼应一笑,未必子孙看。
  • 古诗《浣香图题赠芥轩诗》 - - 侯晰 - - 肥遁云山寄一椽,门临留水绿杨边。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
  • 古诗《雨后立秋独由寒溪循路听泉至西山寺即事呈开公》 - - 叶封 - - 愁霖及稍霁,独往听流泉。莲漏寒溪外,松风古阁边。有山须磊砢,无水不潺湲。得石披襟坐,澄怀一洒然。
  • 古诗《渡尚父湖晚抵虞山》 - - 查慎行 - - 烟村雨浦递湾澴,忽入澄湖杳蔼间。常爱大痴横幅好,不知粉本在虞山。
  • 古诗《次韵袁三叔瑜重渡海》 - - 曾广钧 - - 听遍江南子夜歌,轻装重犯碧嵯峨。蛟龙于我宁亲故,燕雁频年似倡和。九死尚忧埋醉晚,八溟其奈艳情何。独怜鞭石东巡日,无限河山葬绮罗。
  • 古诗《南乡子·忆可风三姐》 - - 刘蘅 - - 死别最心伤。梦也何曾返故乡。回忆筠轩春夜宴,辉煌。邀我情深列行雁。交义岂寻常。镇日思君日更长。此际寒生孤枕上,悲凉。听尽啼蛩月半墙。
  • 古诗《曾景山犹子觅诗》 - - 蔡沈 - - 勿谓参也鲁,孔门最少年。 能于一唯间,顿悟冠三千。
  • 古诗《山居·忽作断过访》 - - 陈造 - - 忽作断过访,经旬闲瘦筇。 慵添和诗债,病减灌园功。 石鼎袅轻碧,庭柯零碎红。 竹君如见慰,竟日啸窗风。
  • 古诗《得白泉徐侯书》 - - 雪江秀公 - - 槜李城西从拂袖,归帆直过钓台西。 却怜别后无消息,忽得书来问杖藜。 江岸鹧鸪悲暮雨,柴门燕子惜春泥。 海边犹有甘棠树,几向花阴忆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