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姚广孝的诗 > 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原文及翻译赏析

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

朝代:明代诗人:姚广孝时间:2017-07-19
偶同禅友到林中,竹院深深小径通。
斜日在山人散后,乱蝉疏柳自秋风。

诗人姚广孝资料

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作者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 查看详情>>

姚广孝古诗词作品: 《接待寺·云深处》 《重经常熟县》 《送昂上人游洞庭诸山》 《送李炼师还吴》 《栖乌曲·哑哑乌》 《石经山·峨峨石经山》 《过涧东赠马生》 《舂暮与行书记过师子林》 《题倪云林墨竹》 《宿幻住草庵·一灯长夜佛前明

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原文及翻译赏析

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十二月二十六日。将入猬岛泛舟》 - - 李奎报 - - 半夜舟人久困风,醉中惊起诉天公。灵胥有意今方验,退却孤臣一哭中。
  • 古诗《简茶山·当筵狂舞忽欹斜》 - - 张问陶 - - 当筵狂舞忽欹斜,博得宾朋一笑哗。醉语原应出童羖,疑团谁为释杯蛇。广场有处曾缄口,妙论无端不粲花。可是交情太真率,偏留酒债在君家。
  • 古诗《铧锹儿·外》 - - 朱权 - - 外:乘桴浮海非吾愿。算来人被利名牵。登舟过福建。须要防危虑险。合:明早动船。开洋过浅。愿阵好风。吉去善转。
  • 古诗《孙杕蓝瑛合作竹菊文石》 - - 弘历 - - 石秀菊筠鲜,流传百廿年。帧中结益友,世外有真仙。异趣原同撰,珠辉更壁联。宗阳梅石本,印證两超然。
  • 古诗《楚中·楚中真秀绝》 - - 张之楚 - - 楚中真秀绝,山杳水层波。嘉树橘初丽,清江雁正多。骚人哀已甚,迁客怨如何。欲吊长沙傅,因之问汨罗。
  • 古诗《刘仆射东山集诗》 - - 江淹 - - 萧萧云色滋,惟爱起长思。乔木啸山曲,征鸟怨水湄。共惜玉樽暮,愿是光阴迟。绅裳视绝云,衔意方此时。诵饰江皋驾,终从海滨诗。
  • 古诗《邓尉纪游诗八章》 - - 姚燮 - - 群梅尚迟萼,香风杳来期。忽见樵担行,横插疏花枝。潭南五百树,入腊已垂蕤。铜坑千尺深,但与明月窥。钿云远难拾,闻鸟心一移。因温闭空谷,何救行路饥?
  • 古诗《春日留别诸子》 - - 王懋明 - -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 古诗《滴滴泉·岩谷连天岭》 - - 杨杰 - - 岩谷连天岭,杉松彻象山。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禅榻红尘断,经窗白昼闲。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
  • 古诗《津禅人出化盏橐乞颂》 - - 释正觉 - - 吃茶去语落诸方,聚首商量柄杷长。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尘输尔解和光。舌头狤獠明无骨,鼻孔累垂暗有香。盏橐成来圆此话,侬家受用恰平常。
  • 古诗《次韵送卢汝舟》 - - 刘才邵 - - 秋鸿社燕若为情,歧路东西亦可惊。入夜朔风摇画角,满空星斗罩高城。吴江浪阔兼天涌,楚塞山长尽日横。记取别筵看剑处,怕听庭树晓鸡声。
  • 古诗《念奴娇·相逢草草》 - - 汪晫 - - 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看取东野诗成,南昌书就,奈征车催发。后夜山深何处宿,红豆寒灯明灭。一老堪怜,两生未起,应念星星发。风传佳话,花村无犬惊月。...
  • 古诗《逍遥咏·刚气纵横合》 - - 赵炅 - - 刚气纵横合,无人到所思。浮生看即易,至理杳难知。返覆因兴念,恒持入远期。孤云霄汉外,花见晚霜悲。
  • 古诗《题云师山房·云公兰若深山里》 - - 权德舆 - -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 古诗《城外·露寒风定不无情》 - - 李商隐 - - 露寒风定不无情,临水当山又隔城。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
  • 古诗《栽竹·小槛栽培得此君》 - - 黄庶 - - 小槛栽培得此君,绿阴疏韵似相亲。从来风月为三友,吟吐新添客一人。
  • 古诗《忆秦娥·愁无语》 - - 程垓 - - 愁无语。黄昏庭院黄梅雨。黄梅雨。新愁一寸,旧愁千缕。杜鹃叫断空山苦。相思欲计人何许。一重云断,一重山阻。
  • 古诗《姑苏元夕·茂苑长洲满地春》 - - 孙嵩 - - 茂苑长洲满地春,吴儿歌舞逐时新。 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 古诗《纪梦·款段徐行稳不厄》 - - 舒岳祥 - - 款段徐行稳不厄,迢迢溪路见疏梅。 青枝欲挽怜香雪,唤取芳尊树下来。
  • 古诗《久雨效东天体》 - - 司马光 - - 雨多虽可厌,气凉还可喜。 欲语言慵开,无眠身懒起。 一榻有余宽,一饭有余美。 想彼庙堂人,正应忧变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