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添雪斋的诗 > 雨中花慢·咏帘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中花慢·咏帘

朝代:现代诗人:添雪斋时间:2023-04-06
骨系悲风,影着淡然,潇湘绿竹依依。
隔得烟尘缕缕,冷汐微微。
著些琉璃细雨,看他水墨攀衣。
或逢于永夜,或卷霜华,聆梦低垂。
悄声裂隙,谁秉流灯,透光妙曼如漪。
纠结出银弧如线,金蕊如丝。
渐浸青苔繁露,澄凝一朵清辉。
这花开后,风间你我,相守空闱。

诗人添雪斋资料

雨中花慢·咏帘作者添雪斋

添雪斋,岭南人。就学于建筑及美术专业,诗词创作近20年。2008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优秀青年诗人奖之一。有黄山书社出版《添雪韵痕》一书。..... 查看详情>>

添雪斋古诗词作品: 《有题·海气破天穹》 《死神的24Hrs》 《杂咏·自把绯衣染俗尘》 《沁园春·风也依依》 《壬午秋事六章·律循》 《扬州慢·端午》 《杂咏·芦管有悲声》 《生查子·薄情三篇》 《碎语·君说心伤我亦伤》 《星座宫神话·Canis·Major·大犬座

雨中花慢·咏帘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中花慢·咏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锁南枝·外丑拜生介》 - - 佚名 - - 外丑拜生介:蒙君惠患难周。春风雨露沾枯朽杨老爷。你。鸡队屈鸾俦。迍邅谅非久。合:望天朝早召留。俾忠良同辐辏。
  • 古诗《杨明府觐归·闻道王乔舄》 - - 叶春及 - - 闻道王乔舄,初从帝里归。承恩天广大,为政日光辉。粳稻收残雨,牛羊下夕晖。预愁丹诏动,畎亩正依依。
  • 古诗《和直指春日未众》 - - 释慧空 - - 直指示众重说偈,瞿昙舍身得其半。东山和出一字无,擘破面门君自看。
  • 古诗《孔渡驿寄虔州周使君》 - - 毛奇龄 - - 闻君长向崆峒望,我亦将寻岭峤来。寒岁两经安吉路,清秋一上郁孤台。虽无蕙草江边寄,应见梅花郡里开。
  • 古诗《偈·知幻即离》 - - 释祖珍 - -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古诗《庵居·倒影晴溪蘸碧峰》 - - 史弥宁 - - 倒影晴溪蘸碧峰,庵居活计尽从容。懒能著眼看时事,相约梅花住过冬。
  • 古诗《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 - - 陆游 - -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 古诗《隆州·有客张陵曾寓此》 - - 员兴宗 - - 有客张陵曾寓此,仙乎仙乎生实死。鸿名制作往事空,盛迹今应颂天子。
  • 古诗《感怀·家室仓皇付草莱》 - - 文林 - - 家室仓皇付草莱,含情自下读书台。不知满地梅花落,又是东风燕子来。六尺微躯何处著,百年笑口几时开。最怜门外青松树,尽是儿时手自栽。
  • 古诗《病起别黄淳父》 - - 吴孺子 - - 病起心魂冷,行吟古殿惊。江湖留客地,岁月见君情。厌听边鸿度,愁看春草生。孤舟今又别,何处是归程。
  • 古诗《玉烛新·阑干闲倚处》 - - 邓嘉缜 - - 阑干闲倚处。正一抹斜阳,蛙腾两部。池塘春草谁家梦,更有鸣禽争树。啾啾阁阁,便娱耳赏心无据。问甚日香冷文窗,鹍弦罢通琴语。从来大好园林,倩美竹佳花,层层遮护。荃兰蘅杜。休冷落香草美人闲赋。流光若许。赖几辈多情留住。肯付与。随意催春,几声杜宇。...
  • 古诗《寿魏处长绍征》 - - 成惕轩 - - 先生是江汉英流,有笔如椽,文成玉案人同寿;令子膺枢垣显秩,自公退食,膳进兰陔日正长。
  • 古诗《东坡雪诗·读书懒对西窗坐》 - - 庄昶 - - 读书懒对西窗坐,糟粕回看亦五车。自古无言知本静,人间有眼识空花。天非个者难言妙,诗笑东坡也作家。几夜蒙头渔艇子,腾腾睡倒月溪叉。
  • 古诗《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 - - 刘宰 - - 吏退庭空一径深,交柯密叶布繁阴。婆娑谁识先生意,恐负当时庇物心。
  • 古诗《宫词·上元芳景自熙怡》 - - 赵佶 - - 上元芳景自熙怡,暇日因成数句诗。特赐府中看不泯,嬉游均及庶民知。
  • 古诗《为千秋粲缨伉俪芙蓉画展题句》 - - 傅子馀 - - 芙蓉堂下半山诗,澹白蔫红也自宜。荷沼菊丛谁作伴,鸟飞鱼跃亦相随。秋怀净吐霜中艳,春色潜回醉后姿。闺阁固应多胜事,一双画笔擅清奇。
  • 古诗《金陵岁晚·不拟残年住秣陵》 - - 黎廷瑞 - - 不拟残年住秣陵,摩挲蜡屐笑平生。茫茫去雁云千里。渺渺疏钟雨一城。天地无情催岁月,古今何物是功名。梅边且喜春风近,痛饮挑灯坐到明。
  • 古诗《即事·久辍囊中句》 - - 王炎 - - 久辍囊中句,时看肘后方。 有家如旅舍,无事似僧房。 梅白墙头笑,榴红瓮百香。 杖藜如可出,溪上探春光。
  • 古诗《上裴大夫·指指法仙法》 - - 贯休 - -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 古诗《桃源·我到瞿真上升处》 - - 李群玉 - - 我到瞿真上升处,山川四望使人愁。 紫雪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溪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