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德洪的诗 > 枣柏大士生辰因读易豫卦有感作此原文及翻译赏析

枣柏大士生辰因读易豫卦有感作此

朝代:宋代诗人:释德洪时间:2023-04-05
人间解纕沙,开视儿眼前。
钵饭度永日,一裘支十年。
月岩与云壑,佳处辄留连。
谁云道林黠,犹觅买山钱。

诗人释德洪资料

枣柏大士生辰因读易豫卦有感作此作者释德洪

释德洪,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 查看详情>>

释德洪古诗词作品: 《晚春·南来还复见春残》 《孙侯见和复次韵》 《枣柏大士画像赞》 《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 《赠胡子显·无数花红霞委地》 《云庵生辰·探手取空劫》 《次韵曾伯容哭夏均父》 《上李大卿·不犯锋芒平正偏》 《十五日立春》 《戏呈师川驹父之阿牛

枣柏大士生辰因读易豫卦有感作此原文及翻译赏析

枣柏大士生辰因读易豫卦有感作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香岩室·岩室夙号香》 - - 弘历 - - 岩室夙号香,盖因称物芳。兹来值九秋,众卉凋经霜。顾额似孤名,而室曰何妨。不见盆中菊,冷蕊方作黄。雅称彼东篱,泉明正相羊。
  • 古诗《题韬甫所藏陶子缜编修画兰册每页有诗纪事画也》 - - 沈曾植 - - 笔底春风试国香,兰根蕙箭不同芳。老仙绝代人天眼,也为花身费较量。
  • 古诗《雨晴·积雨初晴夏气融》 - - 许赞 - - 积雨初晴夏气融,鸟声相和喜南风。阶前榴树才匀绿,忽见枝头一朵红。
  • 古诗《己亥续怀人诗》 - - 黄遵宪 - - 相约乘槎万里遥,天风吹散各蓬飘。屋梁月黑思君梦,忽梦平生吴铁乔。
  • 古诗《刘佥宪罢官·偶一闻朝事》 - - 王世贞 - - 偶一闻朝事,君今又乞身。世情工射影,吾道合垂纶。岁月终何事,江湖渐有人。素衣知尚在,不染洛阳尘。
  • 古诗《汉三诏焦隐士处联》 - - 郑燮 - - 苍茫海水连江水;罗列他山助我山。
  • 古诗《东风第一枝·壬戌立春日访梅溪雨中同赋》 - - 高观国 - - 烧色回青,冰痕绽白,娇云先酿酥雨。纵寒不压葭尘,应时已鞭黛土。东君入夜,怕预恼诗边心绪。意转新,无奈吟魂,醉里已题春句。香梦醒几花暗吐。绿睡起几丝偷舞。酒醅清惜重斟,菜甲嫩怜细缕。玉纤彩胜,愿岁岁春风相遇。要等得明日新晴,第一待寻芳去。...
  • 古诗《雨晴至江渡·江雨初晴思远步》 - - 柳宗元 - -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 古诗《次韵弟观到蔡峰庄》 - - 陈著 - - 簇簇群山似铁围,中閒著屋与山依。园多芋栗佐清饮,池足芰荷供隐衣。畴昔搬家牛自跨,有时见客鹤先飞。未宜回首林邱旧,剩把诗脾厌翠微。
  • 古诗《送季景福鍊师游武当》 - - 袁华 - - 武当之山天与齐,子往访道穷扳跻。石乳春流飞肉鼠,日轮夜转闻天鸡。身试水崖松下石,手援铁絙云中梯。归途傥遇白骡叟,为我问讯君毋稽。
  • 古诗《送石鉴法兄领众栖贤》 - - 释今摩 - - 十年丛席未成林,分座能忘竖草心。满院松杉堂构在,一家岩壑隐居深。风晴磐石看云起,月涌长溪共雪吟。胜事每惭予在后,枯藤绝壁好相寻。
  • 古诗《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 - 吴融 - -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围棋已访生云石,把钓先寻急雨滩。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
  • 古诗《见李察判竹溪》 - - 何梦桂 - - 千古双台一钓竿,台前阅尽过关船。公来满载西湖水,清似山头十九泉。
  • 古诗《题莫庆善翎毛戏墨》 - - 刘崧 - - 两两鹌鹑小,秋田啄粟肥。沙寒栖不定,惊起向南飞。
  • 古诗《次韵答虎石道人》 - - 夏原吉 - - 为爱丛林老辨才,片帆归去又还来。囊中珠玉清人骨,麈尾风云障俗埃。莲社未知容我否,酒眉且自向师开。三吴早晚徵输足,重看天花雨法台。
  • 古诗《竹枝词·日斜沙市趁墟多》 - - 林麟焻 - - 日斜沙市趁墟多,村妇青奁藉绿莎。莫惜筹花无酒盏,人归买得小红螺。
  • 古诗《题十美图·云艳风香解语花》 - - 戴梓 - - 云艳风香解语花,晴空庭苑斗春纱。巫山夜梦将寻遍,似有双峰隐暮霞。
  • 古诗《答澹归师见赠》 - - 尹琦 - - 旷代相期只一人,羡君能付等閒身。还家可作腰金贵,蹈海宁甘粒食贫。谏草焚馀浑似梦,头颅秃去任生新。当年媒孽风波起,谁得相从世外臣。
  • 古诗《二牛图·目光炯炯狞而驯》 - - 范成大 - - 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逼真。 不颠不狂笔有神,妙哉吾宗散仙人。
  • 古诗《同裴录事楼上望》 - - 皎然 - - 退食高楼上,湖山向晚晴。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城。 水竹凉风起,帘帏暑气清。萧萧独无事,因见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