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黄遵宪的诗 > 杂事诗·眉心点翠额安黄原文及翻译赏析

杂事诗·眉心点翠额安黄

朝代:清代诗人:黄遵宪时间:2019-09-21
眉心点翠额安黄,云鬓堆鸦学艳妆。
绣葆呱呱怀抱里,小姑居处尚无郎。

诗人黄遵宪资料

杂事诗·眉心点翠额安黄作者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查看详情>>

黄遵宪古诗词作品: 《己亥杂诗·絮棉吹入化春衣》 《香港感怀·弹指楼台现》 《又寄内子·十年欢聚不知愁》 《日本杂事诗·零落街头羽板稀》 《养疴杂诗·一声长啸海天空》 《日本杂事诗·昌平庙貌尚崔巍》 《樵野丈·齐东燕北走舟车》 《启庆舟中·稳卧孤篷底》 《己亥杂诗·跳珠雨乱黑云翻》 《酬仲阏·北望钧天帝所都

杂事诗·眉心点翠额安黄原文及翻译赏析

杂事诗·眉心点翠额安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峭茜居·郁屈其间有路通》 - - 弘历 - - 郁屈其间有路通,玉峰高并两玲珑。介如谩议无知识,全体精神注太冲。
  • 古诗《从墨卿太守乞竹》 - - 宋湘 - - 芭蕉已遣门生致,笼竹须从地主求。仗得东风吹笋绿,十竿应作一湖秋。
  • 古诗《望江南·才情敛》 - - 卢前 - - 才情敛,拜石肯孤行。家法何须传枕秘,一时宗派已难名。姑自写平生。
  • 古诗《海宁安澜园杂咏》 - - 阮元 - - 乘兴每登楼,坐见芳林杪。宝思发春华,高情属云表。
  • 古诗《初秋对雨·闭户理残编》 - - 张耒 - - 闭户理残编,疏慵得自便。朝凉清病思,秋雨对高眠。屋冷深藏燕,槐疏混抱蝉。所欣堂下菊,芳意已鲜鲜。
  • 古诗《茄牛·击鼓喧阗笑未休》 - - 吴伟业 - - 击鼓喧阗笑未休,泥车瓦狗出同游。生成岂比东邻犊,觳觫何来孺子牛。老圃盘餐誇特杀,太牢滋味入常羞。看他诸葛贪游戏,苦斗儿曹巧运筹。
  • 古诗《发瓦桥十里而河梁败还坐客亭复上马戏咏道旁垂柳》 - - 沈遘 - - 行尽塘陂日已西,回头绿树却迟迟。柔条秀绝向人甚,忍不从容折一枝。
  • 古诗《渑池歌·七雄割据相并吞》 - - 王慎中 - - 七雄割据相并吞,一为横散一从亲。从主鸡连交戴赵,衡言虎视独推秦。游士东驰剑属环,行人西使车方轨。约为好会两国欢,道里中分期渑水。折俎如山酒满池,谈笑尊前衅孽起。霸气犹寻夺璧仇,争心更抱鼓琴耻。相如按剑奋中酒,指叱雄秦如畜狗。秦固关中二百雄,赵亦山东六龙首。金城甲卒不...
  • 古诗《鲁两生·吾爱鲁两生》 - - 高攀龙 - - 吾爱鲁两生,面折叔孙子。洒然挥之去,身隐名不纪。是时风云际,岂不愿膴仕。大道吾所闻,曲学有深耻。从此谢世人,聊以保厥美。
  • 古诗《枕峰寺·夜深投寺解行装》 - - 刘克庄 - - 夜深投寺解行装,一点寒灯照上方。老宿问余何处去,年年来此借禅床。
  • 古诗《澹山岩·老眼遍四方》 - - 钱伯言 - - 老眼遍四方,兹焉真鲜俪。室圜悬磬如,天侧偃盖似。谁移巨蟒宅,孰受祖龙使。祗同澹竹名,佳哉亦少味。
  • 古诗《史记白糖·传世文章无碍腐》 - - 待考 - - 传世文章无碍腐;媚人口舌只须甜。
  • 古诗《野墅·野墅惊秋晚》 - - 刘子翚 - - 野墅惊秋晚,残年匆匆过。海潮通井浅,林日到窗多。酒尽邻翁饷,诗成稚子哦。人生行乐耳,轩冕奈余何。
  • 古诗《谢景平挽词·忆见奇童髧两髦》 - - 欧阳修 - -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东山子弟家风在,西汉文章笔力豪。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 古诗《挽陈其美联·十年尝薪胆》 - - 刘创民 - - 十年尝薪胆,只博得今兹弹丸三饮遭惨死;千古留英名,会当看后来公论百般慰先生。
  • 古诗《自题卷后·廿年肝肾苦雕搜》 - - 姚燮 - - 廿年肝肾苦雕搜,炫采矜华祇自羞。几鍊冰霜成独行,坐看雕鸮纵长秋。身怜早弃何辞病,发苦将斑敢讳愁?眼有方干犹忆钓,吾当采蕨北山头。
  • 古诗《喜王阮亭宫詹至粤即送其行》 - - 屈大均 - - 旌节从天下,光生大庾春。汉宫鸿鹄客,齐国大风人。翠羽飞成路,梅花踏作尘。相迎千步草,香更满江滨。
  • 古诗《华麓寻真·两峰苍翠接三茅》 - - 史谨 - - 两峰苍翠接三茅,路入云深去转遥。惆怅茅君不可见,却从樵子问王乔。
  • 古诗《赠韩时斋·道向时中悟》 - - 吴惟信 - - 道向时中悟,高斋直寄名。句清人不到,心死自无营。帘捲秋花影,墙翻雨箨声。慈湖碑字古,历历见平生。
  • 古诗《临秋·兀坐临秋水》 - - 宋庠 - - 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 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 有饵潜鳞出,无轩野鹤飞。 驺呼且勿遽,更待月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