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范浚的诗 > 赠光上人·道人工小笔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光上人·道人工小笔

朝代:宋代诗人:范浚时间:2019-08-12
道人工小笔,梅瘦竹婵娟。
更学有声画,不参无眼禅。
一枰聊复尔,七马独超然。
为足前年句,真成续断弦。

诗人范浚资料

赠光上人·道人工小笔作者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婺州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范浚出自宦门而不喜..... 查看详情>>

范浚古诗词作品: 《送赵安伯县丞之任婺源》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冬夜有感·宵长倦观书》 《杂兴·荆枭昔见恶》 《寄题馀姚严公堂》 《张生夜载酒相过》 《春·门外啼鸦暗柳浓》 《次韵富修仲见赠》 《游赤松观·灵祠丹井馀真迹》 《立春·春生稚戏我难同

赠光上人·道人工小笔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光上人·道人工小笔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乾海子·沙葱焦枯沙蓬乾》 - - 耶律铸 - - 沙葱焦枯沙蓬乾,海子乾枯龙子殚。顾非海变桑田日,如何一旦无涓滴。琴高控鲤游何许,好探麻姑问消息。
  • 古诗《庚子偕大岁·友逢同气意忘年》 - - 李士淳 - - 友逢同气意忘年,又值今秋皓魄圆。万仞登山休落后,千秋传业好争前。共看曲水流觞去,渐见夕阳引鸟还。此夕天开千古眼,江河大地一时迁。
  • 古诗《夏夜露坐·山翠都成黑》 - - 杨万里 - - 山翠都成黑,天黄忽复青。月肥过半璧,云瘦不遮星。瓦鼓三四只,村酤一两瓶。人皆笑我醉,我独笑渠醒。
  • 古诗《咏史·不见年华逐水流》 - - 佘翔 - - 不见年华逐水流,蛾眉争宠日生愁。相如纵有千金赋,买得春风不白头。
  • 古诗《忠州酆都观乃平都洞天也题》 - - 苏泂 - - 宫殿隋梁所造成,殿门仍有晋丹青。白头道士无人见,客至惟呼鹿出迎。
  • 古诗《送苏令君二季还衡水》 - - 谢复 - - 二美吾侯弟,联镳此暂游。望云怀故国,乘月促归舟。红叶清霜候,黄花细雨秋。祁人怜远别,相送暮江头。
  • 古诗《送沙河方令·野旷孤城出》 - - 何景明 - - 野旷孤城出,山高上党分。春沙平落日,古树密屯云。桃李今年种,弦歌此地闻。未须愁簿领,应不废诗文。
  • 古诗《乔孝廉居父丧每泣则庭乌尽下禹鸿胪为画饷乌图率题》 - - 朱彝尊 - - 乌乌哑哑尾毕逋,谁其传写禹鸿胪。张徐王赵世所无,天哀孝子降黄玉,留此作配雌雄图。
  • 古诗《复种神光山柏一绝纪之》 - - 张天赋 - - 白发重来旧胜游,更裁松柏助清幽。伫看黛色参天日,擎起神光射斗牛。
  • 古诗《留滞都下日久时有唱酬》 - - 张之洞 - - 李谢王袁宿草萋,区区风雅亦陵夷。薛能自忖无功业,不耻粗官好说诗。
  • 古诗《庐陵宗人尚夔晴江别号》 - - 张天赋 - - 玉烛辉煌六合融,桃花流泛满川红。天光云影渊潜里,渔火丹霞夕照中。明月夜深沉渚白,平沙春暖睡鸥浓。江湖廊庙人无异,出处从教易地同。
  • 古诗《山亭宴·微波一带横塘绕》 - - 奕绘 - - 微波一带横塘绕,绿杨枝向人陪笑。芳径落梨花,衬花外裙衫窈窕。蛾眉澹拂远山青,听轻脆数声啼乌。乍暖不凉天,约佛诞黄昏到。郁罗仙境无烦恼,蕊珠宫七言哦妙。一片步虚声,又吹入春风别调。闲云野水亦因缘,记梦里香清诗好。梦遍天涯路,问何处无芳草。 ...
  • 古诗《经冶城寻芝山兰若访从兄阐上人》 - - 王恭 - - 兰若三山下,相逢慰所思。支离惊落叶,留恋惜连枝。境静禅皆寂,身空病不疑。自怜尘土隔,徒有鹡鸰悲。
  • 古诗《时事有感·娇小私相命》 - - 王世贞 - - 娇小私相命,牵衣哭路傍。几时堪翠靥,何物是红妆。綦履春风薄,掖庭秋夜长。尧年如有赖,微质等朝霜。
  • 古诗《鹊桥仙·题纤云寒香瘦影图》 - - 张玉珍 - - 一林秋影,一天云影,渐见兔华圆了。天香瑟瑟广寒虚,早有个寻香人到。袖罗翠润,袜罗凉透,此际吟踪偏悄。较量清兴更谁如,算只许姮娥同调。
  • 古诗《竞秀亭·我生不得汉嘉守》 - - 秦玠 - - 我生不得汉嘉守,也作凌云载酒游。依槛挥杯为一啸,峨眉天半白云浮。
  • 古诗《大佛头次程斗山》 - - 杨公远 - - 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示齐肩。 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余尺五天。
  • 古诗《何德器寄道州怪石》 - - 曾几 - - 一去舂陵郡,天星几度回。 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 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 是谁营致此,石友似陈雷。
  • 古诗《面川亭·幽亭最孤亭》 - - 文同 - - 幽亭最孤亭,直入乱丛间。 近晚独来此,有谁相与闲。 卷帘通大野,临槛数前山。 便欲教携酒,陶然踏月还。
  • 古诗《送人还新安》 - - 陆德蕴 - - 津亭芳草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