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洋的诗 > 赠何著作·净名梵行宰官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何著作·净名梵行宰官身

朝代:宋代诗人:王洋时间:2018-01-29
净名梵行宰官身,迹似空花意自真。
岂为世间吴伎俩,正缘物外长精神。
窗横午榻籧篨静,日上朝盘苜蓿新。
谁与尘寰说消息,不争好恶莫疑人。

赠何著作·净名梵行宰官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何著作·净名梵行宰官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疏林生翠·回薄峣峰涧水横》 - - 弘历 - - 回薄峣峰涧水横,凌波独木绝人行。春山那识其中妙,几叠疏林翠始生。
  • 古诗《九叹·秋天泬漻兮百草黄》 - - 刘基 - - 秋天泬漻兮百草黄。蟪蛄悲吟兮朝荣有芳。屣履起兮独彷徨。心悠悠兮怀故乡。原有粟兮隰有禾。桂花红兮兰紫芽。凉风动兮松柏馨。流潦落兮水泉清。蔬可茹兮秫可酒。集乡里兮会亲友。坐白石兮荫苍筠。玩明月兮思古人。鱼韪渊兮狐首丘。终余生兮安所求。...
  • 古诗《雪中红梅·红入梅花淡更妍》 - - 邵宝 - - 红入梅花淡更妍,一株曾向麓堂前。为春独步还今日,与雪相违又几年。素质已参丹鼎客,朱颜应作羽衣仙。凭谁唤醒罗浮梦,不信瑶池别有天。
  • 古诗《燕吴奉使致语口号》 - - 周紫芝 - - 清诏名高下紫宸,异方初喜见王人。二年辇毂辞家远,万里岷峨入眼新。使者登车争揽辔,君王问俗颇忧民。翰林劝酒非无意,知向明光作侍臣。
  • 古诗《挽刘中远侍郎》 - - 史尧弼 - - 神主多艰日,归安九庙中。忌才终引去,退卧敢论功。未省真忘世,尝疑数悟空。欲咨黄发老,几杖合扶公。
  • 古诗《遇放猿再作·嶓冢祠前汉水滨》 - - 王仁裕 - -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 古诗《将至寿州初见淮山》 - - 张耒 - - 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风鸣雨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泽国秋高添气象,人家南去好风烟。步兵何必江东走,自有鲈鱼不值钱。
  • 古诗《乞樱桃·去年曾赋此花诗》 - - 齐己 - -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
  • 古诗《初会试北上经过本都各村口占》 - - 黄钥 - - 一轮明月照江湾,举目濠涌咫尺间。东澳波涛渔艇去,南村烟雨牧童还。斗门洞阔龙归易,梅角山高虎跳艰。借问状元何处是,往来人报荔枝山。附
  • 古诗《暑热四绝句·楼居真拟踞炉熏》 - - 梁鸿志 - - 楼居真拟踞炉熏,选梦移床事已纷。观化早知身是幻,等閒寒暑累知闻。
  • 古诗《食荔支·丞相祠堂下》 - - 苏轼 - -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 古诗《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 - - 陆九渊 - - 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羡君稛载还山去,要挟星郎大字诗。
  • 古诗《清平乐·初夏舞宴》 - - 赵长卿 - - 清和时候。底事休交瘦。满酌流霞看舞袖。步步锦裀红皱。六么舞到虚催。几多深意徘徊。拼了明朝中酒,为伊更饮琼杯。
  • 古诗《鹡鸰图为成观察惟谦题》 - - 陈履 - - 渔阳二月春风和,斋居寂寞春愁多。徘徊署里看山色,徙倚庭前闻鸟歌。独喜同游成伯子,儒雅风流时莫比。閒来无事数过从,锦帙瑶编脱相示。手持一卷称最奇,为言新得美人贻。丹青妙笔出谁手,吕纪前朝名画师。卷中只有双鹡鸰,原头载飞还载鸣。联翩似解连枝乐,顾影疑耽式好情。披图玩赏不...
  • 古诗《谒孝陵·社稷戎衣起》 - - 严嵩 - - 社稷戎衣起,梯航玉帛朝。睹河功戴禹,瞻庙祀宗尧。石马嘶空翠,金灯照寂寥。遥看钟阜上,御气满层霄。
  • 古诗《示女尼性魁》 - - 戴亨 - - 剃度离家自弱年,归空犹有发堪怜。数茎香髻抛残业,一点芳心入静缘。夜叩寒钟霜月下,晓闻清梵露鸡先。长将宝镜悬胸臆,洗净铅华不坐禅。
  • 古诗《竹院·爱竹真成癖》 - - 释元肇 - - 爱竹真成癖,相传子又孙。苍寒云翳翳,碧净玉温温。月散惊龙化,风喧醒鹤魂。几回清不寐,因雪夜开门。
  • 古诗《西安客夜·紫阁蓝田取次过》 - - 张问陶 - - 紫阁蓝田取次过,倦驱老马向山阿。貂裘易敝真愁绝,髀肉难生可奈何。诗入阙中风雅健,人从灞上别离多。城南甲第誇韦杜,谁拨荒烟吊薜萝。
  • 古诗《浪淘沙·秦淮水上看钟山》 - - 庄棫 - - 槛外是钟山,翠拥烟峦。山腰茅屋两三间。我却低头水上望,几个渔船。金粉记当年,裙屐依然。一春心事有谁怜。燕子误将王谢认,来往翩跹。
  • 古诗《滴滴金·澄溪暝度轻澌白》 - - 赵彦端 - - 澄溪暝度轻澌白。对平湖澹烟隔。我与征鸿共行人,更张灯留客。东园半是馀花迹。料仙帆到时发。若倚江楼望清淮,为殷勤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