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魏野的诗 >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

朝代:宋代诗人:魏野时间:2018-03-20
居丧贫御史,家近亦难归。
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
仆夫潜去尽,亲友频来稀。
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

诗人魏野资料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作者魏野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 查看详情>>

魏野古诗词作品: 《送紫微孙舍人赴镇长安》 《和薛察院同龙门知县刘大著洎数公禹庙留题》 《送张子皋推官赴阙》 《送李殿院移镇淮阳》 《送贾注归蜀》 《别同州陈太保》 《暮冬郊居怀李安》 《寄赠知洋州李泽屯田》 《送高生归青社》 《送鲍大监赴阙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马折足·牧马小奴迎面哭》 - - 宋湘 - - 牧马小奴迎面哭,欲言不言马折足。小奴无罪马可怜,晓啮平原秋草绿。可怜日日鞍在背,一日不鞍忧乃大。风生一马百马驰,磱确偏将此马械。奴勿悲,属马医。横行万里此马足,雄心少挫亦马福。 ...
  • 古诗《渔浦书院联·新学阐欧美》 - - 吴恭亨 - - 新学阐欧美;深山生龙蛇。
  • 古诗《临江仙·继韶屡有书来却寄》 - - 顾随 - - 脑海时时翻滚,心苗日日干枯。昔年故我变今吾。莫言今已老,不老便何如。少岁没曾挣扎,中年落得空虚。斜阳冉冉下平芜。故人千里外,羞寄数行书。
  • 古诗《旧历元旦经白云山麓书所见》 - - 汪精卫 - - 农隙人家静且慵,饭馀箕踞领东风。宜春帖子寻常见,点缀柴门特地红。
  • 古诗《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 - 吕温 - -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 古诗《翁离·拥离趾中营室美》 - - 朱诚泳 - - 拥离趾中营室美。何以树之桃与李。拥离趾中。
  • 古诗《金陵杂兴·阑干三面倚晴晖》 - - 苏泂 - - 阑干三面倚晴晖,竹外长江一线微。太守不来僧自看,清凉境界箨龙围。
  • 古诗《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 - - 张栻 - - 可是看花不厌,城南更欲城东。多谢诸君著语,莫教孤负春风。
  • 古诗《巽亭约为蜜岩一带之游予谢未能也是日偶和故太常庄公九月二日诗》 - - 全祖望 - - 亳社当年万古愁,城门军散吊延秋。灰心已分孤臣死,续命还因宗国留。不道微行遭妇口,定伤多事戴吾头。明朝正有溪船约,肠断休为二皎游。
  • 古诗《再用前韵赠梅庚》 - - 毛奇龄 - - 上国逢春至,横门喜旦开。花看郦亭发,人自北湖来。远兴同仙尉,高科却茂才。帝乡能揽胜,一眺华阳台。
  • 古诗《杂感·朝骖黄鹤上瀛洲》 - - 曾纪泽 - - 朝骖黄鹤上瀛洲,无数仙灵相酢酬。九转成丹无火气,三缄在口是清修。朝从叶县飞双舄,睡倒华山合两眸。笑我未谙兜率例,绿章犹抱杞人忧。
  • 古诗《满江红·和徐叔至御带》 - - 侯寘 - - 重到西湖,春拆信露花酥滴。倚危栏湖山佳处,短屏著色。拟泛一舟苍莽岸,恐伤万里羁游客。赖款门修竹有高人,留狂迹。倾盖意,真相得。诗句里,曾相识。看戛然飞动,笔端金石。照眼光浮琼液满,断肠翠拥宫靴窄。问多情还肯借青鸾,通消息。 ...
  • 古诗《感怀·藩镇蒙恩泽》 - - 康有为 - - 藩镇蒙恩泽,旌旄久宠荣。南疆托保境,北阙孰称兵。讨贼无单骑,勤王不好名。但闻兴党狱,何以对王明。
  • 古诗《浣溪沙·蠛蠓鲲鹏各有天》 - - 刘永济 - - 蠛蠓鲲鹏各有天,成名何必定英贤,颇疑狂阮未超玄。儿女敬深知老去,山妻情倦话东还,政须随意与清欢。
  • 古诗《缘识·从来非不求知己》 - - 赵光义 - - 从来非不求知己,方觉俗情似流水。 消息毫端总是空,奇哉道味深无比。
  • 古诗《送存书记》 - - 梁栋 - - 一声两声松子落,一片两片枫叶飞。 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
  • 古诗《王方叔丧耦》 - - 姜特立 - - 人生大患身为素,火宅啼号更累身。 闻道中郎唯有女,不妨半世作閒人。
  • 古诗《题建宁府丹青阁》 - - 曾丰 - - 杰观安之险处佳,两崖几欲薄檐牙。 犹余隙地盛泉滴,不碍长天放物华。 缥蚀以缃霜后叶,朱渝其碧水中霞。 有声画里难为色,色即谓空又一家。
  • 古诗《怀缪竹林》 - - 张汝勤 - - 东风日日恼吟魂,相与论心客在门。 雨洗花光红透骨,风摇野烧翠留痕。 荣枯过眼归春梦,醒醉从人付酒尊。 输与先生专一壑,闲来得看竹生孙。
  • 古诗《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 岑参 - -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