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梅尧臣的诗 > 赠张伯益·张伯益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张伯益·张伯益

朝代:宋代诗人:梅尧臣时间:2023-04-04
张伯益,风义自足常游遨,醉弹琵琶声嘈嘈。
雷车急辊蛟龙号,曲终放拨解紫绦。
勇气索笔作小篆,李斯复出秦碑高。
不数宣王石鼓文,快健欲敌横磨刀。
弈棋丝桐且置之,众善多取精神劳。

诗人梅尧臣资料

赠张伯益·张伯益作者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 查看详情>>

梅尧臣古诗词作品: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咏怀·自余居田野》 《昆阳城·试看昆阳下》 《送邓生·哀哀彼邓子》 《答中道小疾见寄》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灼约有芳艳》 《自感·我不嫌髭白》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赠张伯益·张伯益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张伯益·张伯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吴白庵《黄山游迹图》》 - - 刘大观 - - 蹑屐遥探庾岭春,一官抛弃若轻尘。酒乡未了平生事,云海聊栖梦幻身。石气空青天亦妙,松篁宛转路难真。其中不少洪崖辈,可赠琳腴结密因。
  • 古诗《古意一篇答山言编脩》 - - 汤右曾 - - 佳人坐华屋,织锦寄相思。脉脉穷巷女,寒衣白素丝。兰苕春有赠,桂蕊秋方期。婉娈保岁晏,非云云起时。
  • 古诗《酴醾·清香无物敌》 - - 郑獬 - - 清香无物敌,粉叶自成围。白玉珑璁髻,珍珠缨络衣。
  • 古诗《慧川园诗·虽有千尺水》 - - 顾建元 - - 虽有千尺水,不洗三丈尘。我有洗尘诀,寂坐掩园门。门中何所有,物物皆乾坤。心中何所事,默默见形神。昨夜有客至,举头檐月新。清风亦俱来,邈然与古邻。安知古何似,且作园中人。...
  • 古诗《送胡南石侍御巡按贵州》 - - 陈子壮 - - 英僚除目冠台差,听唱东班即往谐。罗甸遥思持节入,都亭先见有轮埋。不辞敬梓批单疏,曾信安苗化两阶。是处叫天俱尺五,何言万里易阴霾。
  • 古诗《天龙八部·第十五卷》 - - 杨启宇 - - 潲水精油注水猪,黑心月饼腐心酥。丧良歪到婴儿奶,无毒由来不丈夫。
  • 古诗《句·反躬端得味》 - - 朱熹 - - 反躬端得味,当得有馀师。
  • 古诗《和君实雨中即事》 - - 范纯仁 - - 放尽群花春欲归,惜春游乐幸相依。不堪风雨成暌阻,卧听萧骚洒竹扉。
  • 古诗《无题·海风吹上一天秋》 - - 汪梦斗 - - 海风吹上一天秋,独卧扁舟自在流。倾尽酒壶人已醉,却横长笛荻花洲。
  • 古诗《草虫·淑气浓薰芳草》 - - 鲁铎 - - 淑气浓薰芳草,晴丝不碍飞虫。春色都堪描画,无人画得东风。
  • 古诗《昼寒一杯辄欲酩酊因静坐道室》 - - 张镃 - - 岁晏常多白昼阴,软帘毡帐禦寒侵。观书偶要得天隐,作传定难题醉吟。犬吠远闻风绰散,叶凋谁顾雨堆深。湖边莫道春回未,紫草依稀动绝岑。
  • 古诗《晞渊仲斋避暑》 - - 顾逢 - - 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 古诗《游大梅山护圣寺》 - - 楼钥 - - 江东东畔更东山,又过东山数里间。试问招提在何处,万山深处白云环。
  • 古诗《春暮对雨·春暮雨微微》 - - 刘得仁 - - 春暮雨微微,翻疑坠叶时。气蒙杨柳重,寒勒牡丹迟。未夕鸟先宿,望晴人有期。何当廓阴闭,新暑竹风吹。
  • 古诗《蜡梅·罗浮曾见梦中身》 - - 钱谦益 - - 罗浮曾见梦中身,髣髴新妆改曲尘。雀啅乍惊三月露,蜂归暗簇十分春。染成宫样宜金屋,剪出花房恼玉真。寂寂铜瓶愁对汝,扣门还忆缟衣人。
  • 古诗《陈蕃·阉尹流凶遍海隅》 - - 葛胜仲 - - 阉尹流凶遍海隅,飞章露奏计诚疏。黄门诏狱空忠鬼,天下何因遂扫除。
  • 古诗《自然使君连赋竹诗辄复次韵》 - - 李光 - - 闲客携觞日对君,岁寒相与独心亲。栽培野外千竿碧,抖擞胸中万斛尘。月影临窗如见画,风轮长笋不无神。使君好事频吟赏,萧洒襟怀似晋人。
  • 古诗《次韵答蒋大川》 - - 黄仁基 - - 好道耽诗过阿兄,诗心道气与纵横。欲成栽种十年计,不作尘沙万里行。入社相期岁寒操,怀人独看海云生。未堪坐箸藏兵论,剩水残山拥一城。
  • 古诗《河北都运·今代顾虎头》 - - 黄庭坚 - - 今代顾虎头,骨相自雄伟。 不令长天宫,亦合丞御史。 能贫安四壁,无愠可三已。 昨来立清班,国士相顾喜。 何因将使节,风日按千里。 汲黯不居中,似非朝廷美。 太任录万事,御坐留谏纸。 发政恐伤民,天步薄冰履。 苍生忧其鱼,南亩多被水。 公行图安集,信目勿信耳。...
  • 古诗《示梅山宁老》 - - 赵蕃 - - 梅山不见梅夫子,宗派仍亡宗上人。 梅句不刊宗有集,山应生喜亦生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