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许棠的诗 > 赠志空上人·了了在心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志空上人·了了在心中

朝代:唐代诗人:许棠时间:2017-05-12
了了在心中,南宗与北宗。行高无外染,骨瘦是真容。
饭野盂埋雪,禅云杖倚松。常修不住性,必拟老何峰。

诗人许棠资料

赠志空上人作者许棠

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工诗文,性僻难与人合。以作洞庭诗著名,时号许洞庭。棠久困名场,闻马戴佐大同军幕,招接文士,乃往谒之。戴一见如旧,留连累月,但从事诗酒,未尝问所欲。一日,戴大会宾客,命使..... 查看详情>>

许棠古诗词作品: 《寄睦州陆郎中》 《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 《送杜仓曹往沧洲觐叔常侍》 《秦中遇友人》 《塞外书事·征路出穷边》 《寄华阴刘拾遗》 《旅中送人归九华》 《过穆陵关》 《过中条山·徒为经异岳》 《宿青山馆·下马青山下

赠志空上人·了了在心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志空上人·了了在心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谢金学士仁镜见访》 - - 李奎报 - - 手末唇头被病侵,终朝伏枕苦呻吟。忽闻驺哄喧街巷,起倩儿童整纽襟。指似芒攒难奉履,口如钳固莫论心。唯馀两眼知垂涕,泣感高轩肯见临。
  • 古诗《为善持君初度和岩子》 - - 龚鼎孳 - - 犊鼻栖迟兴未残,远山如黛吐珠栏。生涯只爱成都酒,卖赋黄金总不看。
  • 古诗《长日·忧喜人间总浪猜》 - - 张英 - - 忧喜人间总浪猜,好怀能得几时开。莫嫌春色堂堂去,红药朱樱次第来。
  • 古诗《归田·笑却羲车不驻轮》 - - 黄公辅 - - 笑却羲车不驻轮,客途岁籥几惊频。羞看华发侵乌帽,惟羡青山远俗尘。遮道漫劳怜去骑,飞云正喜引归人。鱼肥沼里蒪蔬美,浪说季鹰称后身。
  • 古诗《寄徐雪冈·明庚共一天》 - - 方一夔 - - 明庚共一天,出没巧相避。与君别半载,转脚不相值。君来过故人,我复舍此去。怅然起遐瞻,云归水东逝。
  • 古诗《乱后送人归越》 - - 朱升 - - 百战一身存,生还独有君。越山临海尽,吴地到江分。暮郭留晴霭,荒林翳夕曛。归途当岁晚,霜叶落纷纷。
  • 古诗《塞下曲·无钱难倚市》 - - 沈鍊 - - 无钱难倚市,有酒且倾卮。边塞穷通事,惟凭天意为。
  • 古诗《恭谢庆成诗十阕》 - - 武衍 - - 宫监推帘探晓星,景阳钟动已妆成。凤舆陆续衔车马,黄道香浓尾驾行。
  • 古诗《呈李漕·尘埃破帽倦骑驴》 - - 刘过 - - 尘埃破帽倦骑驴,一雨穷途快有馀。盆盎自天倾屋瓦,龙蛇平地起阶渠。冷侵絺绤觉太甚,声满梧桐殊不疏。口业未偿诗有债,夜深灯大小窗虚。
  • 古诗《柏井别兄·门对青山阁俯流》 - - 石宝 - - 门对青山阁俯流,弦歌声里却生愁。最难为别缘同气,忽漫相看是异州。春草不违池上梦,布帆先问水边舟。金陵迢递劳频忆,夜夜闻鸿定倚楼。
  • 古诗《病起书寄个人》 - - 孙原湘 - - 情到无聊浅愈深,暂抽书传卜佳音。古人绝少痴于我,举世谁能谅此心。一自病躯亲药石,终虚俊眼盼泥金。临卬配后天缘改,鸾凤参差直到今。
  • 古诗《僧房偶题·公案重重落臼窠》 - - 钱大昕 - - 公案重重落臼窠,上堂举拂意如何。九年面壁无言说,失笑儿孙语录多。
  • 古诗《栽花二阕·名园尝已植群芳》 - - 韩琦 - - 名园尝已植群芳,更得新株补旧行。非欲后来传好事,只图芬馥满吾乡。
  • 古诗《后悯乱诗·生事萧疏瓦罐冰》 - - 彭孙贻 - - 生事萧疏瓦罐冰,浮名深惜误孤灯。春愁不断帷呼酒,乱日无家只羡僧。花底攒眉对彭泽,琴边披发伴孙登。飘红浓绿知人闷,小阁看山试一凭。
  • 古诗《岳阳楼上望君山》 - - 张鳦生 - - 不负人间第一楼,画中蓬岛望中收。吞过落日波犹沸,拖住归云山欲浮。余泪若飞千顷雨,残云又泛一湖秋。湘妃自是慵梳洗,螺髻斜倾久未修。
  • 古诗《长宵·月转西窗斗帐深》 - - 朱淑真 - - 月转西窗斗帐深,灯昏香烬拥寒裘。魂飞何处临风笛,肠断谁家捣夜砧?
  • 古诗《与青原正庵老》 - - 刘过 - - 倦行老矣偏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 无法更求身外说。有祥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石鼎烹花泉味甘。 暂痈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
  • 古诗《刈麦行·梅花开时我种麦》 - - 范成大 - - 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 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 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 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
  • 古诗《小重山·一片残阳树上明》 - - 刘秉忠 - - 一片残阳树上明。百禽争*噪雨初晴。西风鸿雁落沙汀。归舟远,渔笛两三声。 烟草逐人行。前山青未了后山横。山川人物斗峥嵘。黄尘路,鞍马笑平生。
  • 古诗《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 - 刘长卿 - -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