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著的诗 > 张敬之县尉·仙棹发秋湾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敬之县尉·仙棹发秋湾

朝代:宋代诗人:陈著时间:2017-12-05
仙棹发秋湾,稽山到不难。
要将培远业,便答自初官。
秦望一峰峭,贺湖千顷宽。
用心行己处,时向此中看。

诗人陈著资料

张敬之县尉作者陈著

陈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时生,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人,寄籍武康县。曾祖宏,祖伸,父德刚,兄弟二人,娶童氏。理宗宝祐四年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 查看详情>>

陈著古诗词作品: 《杂兴·学得无名氏》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庆春泽·丙申乡人醵赏凤花》 《十月二十四日过弟观寓所出莱菔相款》 《三次书怀·默察天翻地覆由》 《次韵剡张知录见寄》 《次韵前人城北春行》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 《送别单君范·寒山曾约醉梅香》 《桃崖暄日·盛阳淑气满岩前

张敬之县尉·仙棹发秋湾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敬之县尉·仙棹发秋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读桃花扇·三载香楼翠被空》 - - 邵晋涵 - - 三载香楼翠被空,雁书遥染锦当胸。曲中姊妹多侥幸,未必孙三远胜侬。
  • 古诗《九日柬熊鹤村》 - - 郭嵩焘 - - 几年零落山阳笛,无复重阳对酒尊。半角楼台非世好,一家笑语为谁温。秋风生树川原改,晴瘴成烟天地昏。为报南邻诗老在,愿邀诗句到柴门。
  • 古诗《唐寅霜林秋水即用其韵》 - - 弘历 - - 霜落金阊枫染红,扁舟骋望赋幽通。南巡率值春三月,此景惟存想像中。
  • 古诗《高阳台·听汝言谈》 - - 范受益 - - 听汝言谈。观伊举止。君家甚处居住。姓甚名谁。为何来到此处。生:听启。我是封丘县里世业儒。表字维翰。姓周名羽。被他人陷害。配来边地。
  • 古诗《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 - 刘长卿 - - 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 古诗《方氏临清堂·陶翁归计已成迟》 - - 马廷鸾 - - 陶翁归计已成迟,未折腰前好赋诗。到底尚称千载士,高人拈向此中题。
  • 古诗《上声歌·春蚕空有丝》 - - 胡应麟 - - 春蚕空有丝,不解双双眠。垂杨空有丝,不绾别离船。
  • 古诗《送宗振归莆中》 - - 卢龙云 - - 漫游随处挟飞仙,更向禅林息万缘。同调喜联交似水,卑栖愧羡翼垂天。吟成或写忧时涕,施尽难馀买赋钱。君岂负刍如越石,阳春无地不人怜。
  • 古诗《寄崔柳州·使者立取书》 - - 卢仝 - - 使者立取书,叠纸生百忧。使君若不信,他时看白头。三百六十州,尅情惟柳州。柳州蛮天末,鄙夫嵩之幽。花落陇水头,各自东西流。凛凛长相逐,为谢池上鸥。
  • 古诗《绍熙壬子劝耕妙胜》 - - 陈造 - - 每愧敲榜办赋租,会心还喜劝耕初。渠侬嗣飨金穰庆,老子长捐柱后书。
  • 古诗《怀光明甫老先生》 - - 刘凤梧 - - 记别宜城八载强,思君尝梦在羹墙。淮阳应结耆英社,藜阁犹流太乙光。桃李春风欣灼灼,蒹葭秋水感苍苍。文章自昔追欧九,会有新书续旧唐。
  • 古诗《晓寒·春光唤入百花丛》 - - 杨万里 - - 春光唤入百花丛,寒力平欺两鬓蓬。吹乱众红还复整,海棠却不怕东风。
  • 古诗《读阮籍传·天生父子立君臣》 - - 陆游 - - 天生父子立君臣,万世宁容乱大伦。籍辈可诛无复议,礼非为我为何人。
  • 古诗《一月之间惠武夷茶者三至口占》 - - 卢龙云 - - 何处仙游美,寻真有幔亭。分来春已足,无待乞山灵。
  • 古诗《十月朔日作·山川越千里》 - - 乾隆 - - 山川越千里,寒暑运高奔。报本崇王业,来朝服外藩。霜晞辽野润,节应小阳暄。蒸祀将颁朔,皇都吉礼存。
  • 古诗《二月十七日雨中湖上》 - - 厉鹗 - - 催花应不为花愁,点滴疏篷唤出游。太半春云如梦里,寻诗人倚十三楼。
  • 古诗《竹枝词·花朝二月雨初晴》 - - 钱大昕 - - 花朝二月雨初晴。笑语相将北郭行。折得缃桃刚一朵,小鬟偷压鬓云轻。
  • 古诗《送吕清叔·人为多情乃送君》 - - 徐积 - - 人为多情乃送君,余虽不送情更深。破窗半夜风霜冷,危坐灯前为子吟。
  • 古诗《和张安道读杜集》 - - 苏辙 - - 我公才不世,晚岁道尤高。 与物都无著,看书未觉劳。 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 杜叟诗篇在,唐人气力豪。 近时无沈宋,前辈蔑刘曹。 天骥精神稳,层台结构牢。 龙腾非有迹,鲸转自生涛。 浩荡来何极,雍容去若遨。 坛高真命将,毳乱始知髦。 白也空无敌,微之岂少褒。 论文开锦绣,赋命委蓬蒿...
  • 古诗《登奉圣寺千佛阁·长诵悬崖置屋牢》 - - 杨万里 - - 长诵悬崖置屋牢,此诗此阁晚相遭。 阁中未觉高低在,下到山门始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