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欧阳光祖的诗 > 櫂歌·仙掌峰边仙浴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櫂歌·仙掌峰边仙浴堂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光祖时间:2017-12-13
仙掌峰边仙浴堂,泉声戛戛漱琳琅。
流从六曲滩头去,犹带落花风里香。

诗人欧阳光祖资料

櫂歌·仙掌峰边仙浴堂作者欧阳光祖

欧阳光祖,字庆嗣,建寧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乾道八年进士(清康熙《建寧府志》卷二四)。尝从刘子翬、朱熹学。熹亦曾遣三子师事之。赵汝愚、张栻荐于朝。官止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清康熙《建寧府..... 查看详情>>

欧阳光祖古诗词作品: 《櫂歌·神仙蜕骨鼓楼山》 《和朱元晦九曲棹歌》 《瑞鹤仙·得毛韩经学》 《櫂歌·游遍丹山与翠崖》 《和朱元晦九曲棹歌》 《櫂歌·玉女峰临二曲流》 《櫂歌·一曲回看天鉴池》 《櫂歌·日日金鸡啁哳鸣》 《和朱元晦九曲棹歌》 《和朱元晦九曲棹歌

櫂歌·仙掌峰边仙浴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櫂歌·仙掌峰边仙浴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戏题听鹂馆·石岸舣烟舲》 - - 弘历 - - 石岸舣烟舲,山斋偶憩停。雨馀风送爽,夏仲树连青。何必寻音调,端宜泯色形。黄鹂都啭罢,笑我始来听。
  • 古诗《行脚诗·夜半惊心毒鼓挝》 - - 钱澄之 - - 夜半惊心毒鼓挝,炉烟深处拜袈裟。当时误钉虚空橛,此日难栽石上花。学道未能全十忍,罢参且听演三车。天涯不用哀穷子,何处乾坤是我家。
  • 古诗《金陵杂兴·青溪阁上看青春》 - - 苏泂 - - 青溪阁上看青春,一度春风一度新。堪笑南朝江令老,北朝依旧作词臣。
  • 古诗《木偶戏棚联·化日可长游》 - - 陈梦池 - - 化日可长游,观假木为人,明绘三时乐境;恩深讵易报?听清音借口,只为一点微诚。
  • 古诗《雨窗写怀·幽窗谈笑话平生》 - - 赵奕 - - 幽窗谈笑话平生,三十年间几度更。白发满头今已老,青山排闼故多情。桃花灼灼应无语,春雨萧萧尚未晴。明日扁舟携好酒,南村笋蕨正堪烹。
  • 古诗《赋得雁送别周员外戍岭表诗》 - - 王胄 - - 旅雁别衡阳,天寒关路长。行断由惊箭,声嘶为犯霜。罹缴无人悯,能鸣反自伤。何如侣泛泛,刷羽戏方塘。
  • 古诗《李季章参政寄近作绝句次韵答之》 - - 韩淲 - - 禅门底用金仙偈,道室空多玉笈书。知我者希斯我贵,身心如此可踟躇。
  • 古诗《课儿联·自知白发客》 - - 梁鼎芬 - - 自知白发客;恨少赤心人。
  • 古诗《湄洲岛歌·岁岁青眉画》 - - 范诗银 - - 岁岁青眉画,相思夜夜长。一峡多情水,两岸是家乡。东岸动兰楫,妈祖理吾衣。任凭风浪险,相倚未相离。西岸丝网举,赶潮捕银鱼。浪来呼妈祖,长风已徐徐。回望湄洲湾,相笑白云间。遥望湄洲湾,又是泪潸潸。心香奉三炷,心说托海鸥。鸥心思妈祖,我心复何求。...
  • 古诗《黄冈·黄冈临古岸》 - - 赵公豫 - - 黄冈临古岸,依谷尽人家。老稚崇清俭,衣冠鄙俗华。花香幽径僻,鸟噪夕阳斜。俯仰情何寄,烟霞自足誇。
  • 古诗《舍利子·妙明属本来》 - - 张诩 - - 妙明属本来,舍利竟何物。功过了不知,终然是枯骨。
  • 古诗《蘋洲曲·梅子雨初过》 - - 厉鹗 - - 梅子雨初过,侬家水浸扉。淋灰应有禁,不出浣春衣。
  • 古诗《望江南·追随处,拈笔写无聊》 - - 谈印梅 - - 追随处,拈笔写无聊。残帖春风摹蛱蝶,小窗秋雨谱芭蕉。剪烛话长霄。
  • 古诗《净惠山亭要客致酒》 - - 郭祥正 - - 何处要宾入醉乡,窣云亭榭冠南漳。城随山阜龙蛇转,花覆园林锦绣香。三月风光聊酩酊,百年人世少康强。采薇甘饿箪瓢乐,安用须为画省郎。
  • 古诗《蓦山溪·寒食》 - - 陈宝琛 - - 东风不竞,熟食寒犹剧。嫩绿柳初稊,装点作千门春色。汉宫传烛,回首艳阳天,半仙戏,万花舆,能料成今日。纸钱麦饭,出郭人如织。饧粥望诸陵,新来事伤心何极。过家草草,虚忆旧焚黄,黄州感,柳州悲,七载仍为客。 ...
  • 古诗《长相思·望春归》 - - 李慈铭 - - 望春归,送春归,底事鹃声故故催,春归声亦悲。烟霏霏,雨霏霏,谁卷湘帘杨柳西,帘前絮又飞。
  • 古诗《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 - 辛弃疾 - -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 古诗《送翠微山看桃》 - - 顾禧 - - 梅花才落见桃花,欲问桃源路转赊。 直上翠微开眼界,饱餐赤饭养心芽。 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 面壁老僧曾悟否,山猿已报夕阳斜。
  • 古诗《大德歌·谢家村赏芳春》 - - 关汉卿 - - 谢家村,赏芳春,疑怪他桃花冷笑人。 着谁传芳信,强题诗也断魂。 花阴下等待无人问,则听得黄犬吠柴门。
  • 古诗《伯牙台·琴绝已多时》 - - 筠隐遂 - -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遥怜千古调,只得一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