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王郁的诗 > 折杨柳·长安二月多绿杨原文及翻译赏析

折杨柳·长安二月多绿杨

朝代:金朝诗人:王郁时间:2018-07-22
长安二月多绿杨,远信未到龙庭旁。
佳人中夜抱影坐,风窗泠泠愁思长。
青天无云一镜洁,万户千门音响绝。
何人横笛在高楼,玉龙叫彻春江月。

诗人王郁资料

折杨柳·长安二月多绿杨作者王郁

王郁,京兆万年县人,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进攻定州,王郁兵败跟随王郜逃亡,唐晋王李克用将女儿嫁给他,并任命他为新州防御使。神册六年,王郁上表向辽投诚,带着全家来降附,辽太祖以王郁为养子。又随辽太祖平定..... 查看详情>>

王郁古诗词作品: 《游子吟·短日空裴回》 《折杨柳·长安二月多绿杨》 《阳关曲·城东车马已促装》 《秋夜长·秋风袅袅吹庭树》 《饮密国公诸子家》 《长安少年行·新月平康金步莲》 《长安少年行·新月平康金步莲》 《春日行·春日飞,春野寂》 《阳翟赠李司户国瑞》 《古别离·山腰露蕙含天泪

折杨柳·长安二月多绿杨原文及翻译赏析

折杨柳·长安二月多绿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画·骑马看山路转赊》 - - 易舒诰 - - 骑马看山路转赊,草桥南畔日西斜。倦来且坐溪边石,先遣长须问酒家。
  • 古诗《生查子·春感》 - - 王夫之 - - 梨花一片飞,飞落春衫袖。莫漫爱馀香,春去君知否。青郊骢马儿,浪醉旗亭酒。不是不催归,宝鞭在君手。
  • 古诗《菩萨蛮·栏干六曲天围碧》 - - 孙道绚 - - 栏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曲琼闲不卷。沈燎看星转。凝伫小徘徊。云间征雁来。
  • 古诗《儒·世治其术重》 - - 李俊民 - - 世治其术重,世乱其术轻。太平然后用,用然后太平。
  • 古诗《寿日成礼奉天门》 - - 郑善夫 - - 初日鸦啼宫树林,奉天高殿气骎骎。衣冠况值千秋节,犬马真悬万国心。白羽书来兵未解,黄河水落岁将阴。龙斿凤辇关山道,边事辛勤风雪深。
  • 古诗《偈颂·难难》 - - 释广闻 - - 难难,几何般。易易,直下是。也不难,也不易。常忆江南二三月,鹧鸪啼在深花里。
  • 古诗《赵中丞开府两浙》 - - 毛奇龄 - - 文臣节钺古来难,况复雄关似奠磐。南省坐教中宪肃,东瓯开后外藩宽。赐衣真见鸾文曜,避路犹惊骢马寒。莫道还台乡思远,故园金碧在长安。
  • 古诗《次韵杜安行见寄》 - - 郭印 - - 蜗居营盖了,一色草茅新。庭砌才容马,斋房可授宾。竹轩聊寄傲,蔬圃未全贫。邻舍逢知己,过从岂厌频。
  • 古诗《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系以截句》 - - 曹家达 - - 疏影倚斜落片云,一声翠羽夜初分。酒香十里山灵醉,微雪消时说与君。
  • 古诗《和曾谹父雨中诗》 - - 王洋 - - 往年茅屋水,痕过一由旬。人论方宜夏,心惊已畏春。花光如劝酒,山色独谈真。补拙供吟课,聊开一笑频。
  • 古诗《路正卿画像赞》 - - 王庭圭 - - 森然如千丈之长松,势若摩穹。昂然如野鹤之出笼,鸡群遂空。使之崛起,接翼鹓鸿。高冠大剑,立于庭中。七尺之躯,万夫之雄。
  • 古诗《乐君启文挽诗》 - - 项安世 - - 艺应天王拜,名高月旦评。一官娱晚暮,千载遇恩荣。未许行畴昔,犹应得久生。年来频见此,老泪不禁倾。
  • 古诗《述工夫·蟾窟》 - - 李道纯 - - 蟾窟清幽境最佳,主人颠倒作生涯。玉炉煅炼黄金液,金鼎烹煎白雪芽。斡运周天旋斗柄,推迁符火运雷车。自从打透都关锁,恣意银河稳泛槎。
  • 古诗《句·祇教人种菜》 - - 王居安 - - 祇教人种菜,莫误客看花。
  • 古诗《贺新郎·赠徐月士次友人韵》 - - 陈维崧 - - 万事都成昨。剩胸中不平郁起,峰峦确荦。我有匣中三尺水,涩书寒铓冷锷。夜夜听秋城鼓角。青眼谁人吾竟老,喜逢君交道真堪托。忘不了,灯前约。封侯自有嫖姚霍。且高歌蹲蹲舞我,乌乌和若。十载樊川狂客梦,赢得扬州一觉。渐衮遍四条弦索。绿醑黄花拚尽兴,管来年綵笔惊河朔。休只忆,江...
  • 古诗《见寄·医手无三折》 - - 黄公度 - - 医手无三折,愁肠漫九回。宦情聊复尔,世事转艰哉。狂态未能免,新诗特地来。从今罢歌舞,焦尾听无媒。
  • 古诗《有惠曾公逍遥楼字者》 - - 朱翌 - - 蒲孤今灰烬,兹楼亦草莱。 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蛮开。 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 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
  • 古诗《阮郎归·暗香浮动月黄昏》 - - 苏轼 - -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 古诗《献中书韩舍人》 - - 李中 - - 丹墀朝退后,静院即冥搜。尽日卷帘坐,前峰当槛秋。 烹茶留野客,展画看沧洲。见说东林夜,寻常秉烛游。
  • 古诗《山舍偶题》 - - 李九龄 - - 门掩松萝一径深,偶携藜杖出前林。 谁知尽日看山坐,万古兴亡总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