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李洸的诗 > 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原文及翻译赏析

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

朝代:现代诗人:李洸时间:2018-12-24
江山如旧识,廿载我重来。
近扃罗鸡黍,冥心拟镜台。
战痕窥远岫,旅病靳深杯。
欲把黄金鍊,交亲肺腑开。

诗人李洸资料

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作者李洸

李洸(1895-1944),字履庵,号吹万子,中山市小榄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精于鉴藏,尤擅书法,诗名籍甚,与余心一、熊润桐、佟绍弼、曾伶韶并称为南园今五子。曾任中山县第三区中学校长。李履庵非常崇..... 查看详情>>

李洸古诗词作品: 《癸酉秋冬之间作》 《简斋诗·寒日满山分众色》 《过冒鹤亭寓楼兼简协之石遗》 《萧烈女祠·纲常久沉霾》 《访何太傅吾驺赤松堂旧址》 《重阳前一夕荆园月下慨然成咏》 《荆园杂诗·小园得雨藓苔滋》 《重至南京钟山望诸陵》 《初夏携佳人入荃湾遂游东普陀寺》 《病起杂诗·镜奁灯火夜何其

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原文及翻译赏析

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张妪·衰年七十八》 - - 钱载 - - 衰年七十八,妪长旧人存。竹杖扶教缓,绵衣着使温。惯劳身故健,多泪眼先昏。见日如追昔,心伤愧更烦。
  • 古诗《入古北口作·内外秋收岁较量》 - - 弘历 - - 内外秋收岁较量,今赢昨得一分强。津瀛麦稔兼无涝,喜看连村积圃场。
  • 古诗《再到山阳寻故人不遇》 - - 李中 - -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 古诗《无题·灯下裁远衣》 - - 毛奇龄 - - 灯下裁远衣,阶前堕秋雨。为惜藁砧名,迟回下双杵。
  • 古诗《红娘子·绯桃》 - - 朱彝尊 - - 露井繁英积。香径游丝织。宿雨犹含,暖波频漾,短墙愁隔。记少年寻到赤阑桥,得仙源消息。最恨东风急。飘上春泥湿。易掩重门,难逢人面,断肠空忆。便浣花笺纸染轻红,也无他颜色。...
  • 古诗《闻幼槃弟归喜而有作》 - - 谢逸 - - 门前杨柳未藏鸦,溪上樱桃已著花。午梦觉来闻好语,阿连有信欲还家。
  • 古诗《醉醒·酒所春归暮》 - - 方回 - - 酒所春归暮,醒时已五更。被惊横盖短,灯喜再挑明。小雨馀残滴,群蛙动暖声。故园花正好,谁料客湓城。
  • 古诗《水调歌头·南村》 - - 顾树芬 - - 三万六千日,人世几完全。一年记取佳日,领略在春前。纵有风风雨雨,须忆莺莺燕燕,香糁百花鲜。常笑乾坤窄,荆布觉宽然。山之角,水之尾,尽幽妍。野塘村坞,往来飞鸟白云边。偶见青蓑绿笠,较量种麻插稻,此际即神仙。今日又明日,富贵总由天。...
  • 古诗《倪绘江表弟赠锦鸡一双兼以诗即来韵答之》 - - 张英 - - 青田双鹤本胎仙,介性文禽许并传。岂似雪衣徒解语,綵绦金锁被人怜。
  • 古诗《挽张之洞联·五洲同文》 - - 待考 - - 五洲同文,存古朴学,维新欧学;四朝开济,顾命元臣,立宪名臣。
  • 古诗《和江子玉·白驹皎皎来空谷》 - - 胡宏 - - 白驹皎皎来空谷,希声绝世人难续。异端蜂起乱群风,摆脱敝衣聊一沐。悠然良夜得酣寝,觉来无欠亦无足。不蹈红尘陌上花,自种青云陇头粟。呜呼夫子大圣人,七日藜羹食无粥。休争得失等鸡虫,克己乐善充身腹。风云变化会有时,微吟袖手清溪曲。...
  • 古诗《题大庾岭·大庾岭上梅》 - - 无名氏 - - 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 古诗《浣溪纱·不饮深教负酒卮》 - - 饶宗颐 - - 不饮深教负酒卮。愁墉孤弄忽移时。宵昏炉暖尚单衣。隔汉珠星劳怅望,镂寒冰豆足相思。清辉射枕月钩垂。
  • 古诗《岭南旅怀·冬》 - - 屈大均 - - 南枝能作花,岂若北枝好。霜雪平生心,岁寒聊自保。
  • 古诗《寄万鹿园总戎》 - - 沈鍊 - - 楼船横汉水,五月渡天津。绝域回龙骑,清朝识虎臣。营中时校射,帐里夜邀宾。吹出梁州曲,还悲塞上人。
  • 古诗《谒先孝廉墓》 - - 成鹫 - - 谷风习习水潺潺,记得儿时此往还。忽作閒僧投宿草,正逢寒雨暗前山。当年孤柏曾经植,近日低枝渐可攀。学道无成恩未报,自惊憔悴鬓毛斑。
  • 古诗《送何蓉庵出守赣州·弱息怜还幼》 - - 吴伟业 - - 弱息怜还幼,扶持有大家。高门虽宦迹,远嫁况天涯。小字裁鱼素,长亭响鹿车。白头双泪在,相送日将斜。
  • 古诗《李三洲同岱麓携酒见访用韵》 - - 王渐逵 - - 柳堤荷渚供长夏,小拟西湖处士家。姑射真人携玉液,罗浮仙客佩青霞。穷经祇自悲陈蠹,阅世何人式怒蛙。时事可堪长共醉,不妨蓬顶戴三花。
  • 古诗《送孤处士归四明》 - - 王称 - - 闻说四明路,迢迢隔剡溪。天连沧海阔,树拥白云低。山忆谢公咏,人宜贺监栖。送君从此去,欲使宦情迷。
  • 古诗《造新宅·移居天气正新晴》 - - 方仁渊 - - 移居天气正新晴,地远尘嚣心自清。儿绕画屏书绕屋,砚为沃产笔为耕。一庭和气开红芍,九代书香放紫荆。耕读传家应最久,三槐堂构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