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杨万里的诗 > 至日前思亲·节近亲庭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至日前思亲·节近亲庭远

朝代:宋代诗人:杨万里时间:2023-04-07
节近亲庭远,天寒日暮时。
未风窗已报,欲雪脚先知。

诗人杨万里资料

至日前思亲·节近亲庭远作者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 查看详情>>

杨万里古诗词作品: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跋眉山程仁万言书草》 《池亭·小沼才阶下》 《溪行险绝·山不人烟水不桥》 《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寄广东提刑林谦之司业》 《霜夜·月影全无只有星》 《罗溪望夫岭·行役家家寄刀尺》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游西湖·春光欲动意犹迟

至日前思亲·节近亲庭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至日前思亲·节近亲庭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病中同茂之寻菩提场》 - - 谭元春 - - 僻径渺无际,君来约细寻。香花行处是,老树到门深。抱病生閒事,逢僧长慧心。有谁送归路,返照与啼禽。
  • 古诗《渡江·故宫和会及时开》 - - 郭沫若 - - 故宫和会及时开,祸首未除蕴祸胎。一夜春风传消息,雄师百万渡江来。
  • 古诗《集贤宾·麻鞋紧系一似飞》 - - 佚名 - - 麻鞋紧系一似飞。只得步辇登程。野草閒花愁满地。过前村小桥流水。渔翁钓叟。动浪板歌声摇拽。堪玩处。遥望远浦帆归。
  • 古诗《五禽言·行不得也哥哥》 - - 黄遵宪 - - 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黑云盖野天无河,枝摇树撼风雨多,骨肉满眼各自他。三年病损瘦到骨,还欲将身入纲罗。一身纲罗不敢惜,巢倾卵覆将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 古诗《红叶·缘出宫沟意未央》 - - 吴金水 - - 缘出宫沟意未央,幽怀题处墨痕香。霜风历尽心犹赤,雁阵飞残梦正长。才似春花能烂漫,性如秋菊爱清凉。当时杜牧殷勤甚,也为停车赋短章。
  • 古诗《贺李瀚章寿联》 - - 待考 - - 华祝集群仙,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棣辉联上相,南斗一星,北斗一星。
  • 古诗《题黄上舍恩长印谱》 - - 洪亮吉 - - 叔孙不朽三事,江夏无双一人。文苑儒林艺术,恐君难以分身。
  • 古诗《清风亭赏牡丹次华泉韵》 - - 何瑭 - - 上苑芳菲第一丛,何年移入礼台中。堪嗟富贵非前日,谁信清高有旧风。夜月皎如银烛照,晓烟轻似碧纱笼。不须对此频惆怅,万品荣枯属化工。
  • 古诗《食冰·又见颁冰出》 - - 孔平仲 - - 又见颁冰出,曾看白雪收。清辉分积玉,爽气忽高秋。尽室虽同享,吾亲独异州。淮南地卑湿,安得代兰羞。
  • 古诗《肥河维舟阻冻袛待敕命》 - - 李绅 - - 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陈力不任趋北阙,有家无处寄东山。疲骖岂念前程税,倦鸟安能待暮还。珍重八公山下叟,不劳重泪更追攀。
  • 古诗《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元题曰日光照吾民月色清我心又题琴曰至治之音》 - - 虞集 - - 化国多长日,高人侍紫宸。观书从上相,属笔念生民。云汉文章备,风雷号令新。惟应青简在,能载古风淳。
  • 古诗《北行偶述·皑皑村树白》 - - 杨汝谷 - - 皑皑村树白,暧暧朝阳昪。瘦马立犹僵,西风警如箭。飞尘染素衣,严霜改颜面。村酒浊如泔,沙土和羹饭。向北物价增,去乡身命贱。回首故山遥,但见南飞雁。
  • 古诗《和成士瑴海安道中见寄》 - - 吕本中 - - 成侯老更懒,处世一虚舟。暂脱尘埃梦,还寻江海秋。从来仙圣宅,不数凤麟洲。有意相随否,因公更一游。
  • 古诗《鹧鸪天·行北塔区,书所见》 - - 汪东 - - 一夜吹霜薄似敷。十边新绿更鲜腴。谁编北塔齐民术,应胜东郊种树书。儿织竹,妇淹菹。家家勤俭作冬储。老人自扫阶前叶,也抵茅柴一稛余。
  • 古诗《忆王孙·闺怨》 - - 尤侗 - - 春愁脉脉损铅华。独自妆成坐碧纱。荡子经年不到家。隔天涯。一夜相思杨白花。 
  • 古诗《题潘阆夜归图》 - - 完颜璹 - - 不是诗人灞水壖,又非野老曲江边。风姿便认王摩诘,蕴藉还疑李谪仙。驴背倒骑莲岳下,牛腰稳跨竹林前。掀髯对月馀高兴,明日佳篇几处传。
  • 古诗《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 - - 苏轼 - -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 古诗《题赠六言·庭空不张爵萝》 - - 赵蕃 - -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 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 古诗《直宿南宫·独直南宫午独吟》 - - 杨万里 - - 独直南宫午独吟,祥云淡淡竹阴阴。 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
  • 古诗《夕阳·渡口和帆落》 - - 陆龟蒙 - - 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 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