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毛奇龄的诗 > 重葺汤太守祠有感兼赠李使君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葺汤太守祠有感兼赠李使君

朝代:清代诗人:毛奇龄时间:2023-04-05
先哲有遗泽,所重在庙祀。
况能利是人,不止悦从事。
缅想前代贤,大者阐理义。
细亦克树绩,樽俎列为例。
夫君亲祼荐,每祀致精意。
稽神恋膋萧,假庙葺颓废。
伊昔汉太守,不以一钱系。
近且开瀃门,恩共海涛濞。
感激拜祠宇,前后治无二。
以之祝金石,取寿在世世。

诗人毛奇龄资料

重葺汤太守祠有感兼赠李使君作者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 查看详情>>

毛奇龄古诗词作品: 《踏莎行·宝扇横时,玉堂深处》 《妓坟·葛洪井畔丽人家》 《南柯子·题胡明府小像。》 《饮就亭观愚山集》 《毛甡将行张公子礽祎赠甡踏冰行率笔酬之》 《送赵郎中㩁使扬州》 《南歌子·蜡晕眉间粉》 《霜天晓角·晓起》 《王进士新婚诗》 《投吴寺宿怀吴江徐釚顾有孝

重葺汤太守祠有感兼赠李使君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葺汤太守祠有感兼赠李使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乐山书院·阶前渌溪绕》 - - 弘历 - - 阶前渌溪绕,窗外好山罗。书院历年古,几閒此日过。乐思仁者静,修拟石之磨。不必缥缃展,幽研资益多。
  • 古诗《月夜作·静夜待明月》 - - 李尚德 - - 静夜待明月,月高人始眠。觉来明月色,犹在草堂前。起坐弄清影,孤怀方悄然。松风吹万籁,余响入山泉。
  • 古诗《为人宠姬有怨诗》 - - 王僧孺 - - 可怜独立树,枝轻根易摇。已为露所浥,复为风所飘。锦衾襞不开,端坐夜及朝。是妾愁成瘦,非君重细腰。
  • 古诗《如梦令·寿淩鹤石老八十诞辰沪上》 - - 吕小薇 - - 记得识荆江右,侧耳红牙新奏。谷雨酿诗天,嘘拂繁花如绣。为寿,为寿,汲取吴淞春酎。
  • 古诗《秋房夜·云露青天月漏光》 - - 白居易 - - 云露青天月漏光,中庭立久却归房。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
  • 古诗《观怡亭序铭·有唐三百年》 - - 郭祥正 - - 有唐三百年,绝出阳冰篆。最怜怡亭序,笔画兼众善。磨崖深云间,人迹到应鲜。亦如大君子,隐晦久而显。裂素印麝煤,字字未讹舛。冰冻垂瓦石,犀尖利刀剸。连环不可解,虬尾勇自卷。谁云模以刻,曾是玉工碾。铭辞志尤宏,云翼待风展。琳琅谐八音,雅重参二典。英豪逢一时,江山供广宴。遗踪逐飞...
  • 古诗《侧犯·百花洲访南水上人》 - - 陈维崧 - - 闲寻茂苑,摘船碾遍琉璃滑。明灭。望半亩精庐隐林樾。空香黏茗粥,野翠连巾拂。幽绝。想夜夜经台浸秋月。吴宫似梦,往事和谁说。旧时节。记盈盈水面莲歌彻。几阵西风,繁华吹歇。满江红蓼,一园黄蝶。...
  • 古诗《香奁八咏·绣床凝思》 - - 黄伯旸 - - 碧纱如雾针如芒,茜红绒索三尺长。越罗幅宽金缕细,绿波飞起双鸳鸯。匿兰含蕙春无语,一寸柔肠千万绪。青鸾锦字期不来,恨满城南杏花雨。
  • 古诗《宿平陆村·昔年曾此宿》 - - 萧翀 - - 昔年曾此宿,今日是重游。兵后人烟少,村中草树稠。雾开萤照夜,月霁雁鸣秋。明发前涂去,逢人问镇州。
  • 古诗《再次前韵·锦囊惠我句增奇》 - - 曾协 - - 锦囊惠我句增奇,赏会应须得子期。万顷渊深连渤澥,千寻巉刻对峨眉。心游旧简几忘食,家有名园不暇窥。谁报诗人春到了,屋山应有候禽知。
  • 古诗《秋江晚眺闻笛》 - - 刘玉璋 - - 人影乱长堤,烟村望欲迷。江逢狭岸急,天爱远山低。落日恋峰顶,平沙留马蹄。笛声如送客,同渡蓼花溪。
  • 古诗《三犯渡江云·断潮流月去》 - - 项鸿祚 - -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臞。最凄凉疏萍剩梗,飘泊意何如?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 ...
  • 古诗《竹枝词·八月十八潮水生》 - - 彭孙贻 - - 八月十八潮水生,三三五五踏莎行。见说浙江潮有信,远戍江南太薄情。
  • 古诗《踏莎行·题徐积馀小檀栾室勘词图》 - - 朱祖谋 - - 锦字香名,琴弦妙解。鬘花十二锵琼佩。风来应有凤笙和,月明定下蛾眉拜。苍雪清阴,白云仙籁。玉台家法千春在。江南谁解唱流波,共君绮语消吟债。
  • 古诗《稷山南庄吟》 - - 王恩汾 - - 白蛇港贯运横河,舟楫交通便利多。长短板桥前后架,行人疏落两三过。
  • 古诗《赠周山人·壮头曾不置黄金》 - - 陈深 - - 壮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七十康强颖有道,一豪荣辱不惊心。草根露冷沾芒屡,柏子烟清暖布衾。时训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 古诗《送客至灵谷》 - - 艾性夫 - - 仙林路细出山腰,灵谷峰高入紫霄。立石借为题字壁,倒松因作度溪桥。雨花湿地人归晚,烟草迷川马去遥。记得玄都种桃处,黯然分袂各魂销。
  • 古诗《杏·殷红鄙桃艳》 - - 孙何 - - 殷红鄙桃艳,淡白笑梨花。 落处飘微霰,繁时叠碎霞。 苑宜开帝里,坛称在儒家。 丽日明珠箔,清香袭绛纱。
  • 古诗《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 - 王冕 - -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 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 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 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
  • 古诗《送相里秀才自京至却回》 - - 齐己 - - 夷门诗客至,楚寺闭萧骚。老病语言涩,少年风韵高。 难于寻阆岛,险甚涉云涛。珍重西归去,无忘役思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