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郑清之的诗 > 追记觉际偶成·我到家山雪尚飞原文及翻译赏析

追记觉际偶成·我到家山雪尚飞

朝代:宋代诗人:郑清之时间:2018-03-22
我到家山雪尚飞,看看寒食展归期。
花开无酒蝶贻笑,春尽不吟莺有辞。
窗下竹君陪晤对,手中杖子共追随。
闲来自唱无生曲,井底泥蛇舞柘枝。

诗人郑清之资料

追记觉际偶成作者郑清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人,南宋宰相。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参与拥立宋理宗,历任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权臣史弥远死后接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卫..... 查看详情>>

郑清之古诗词作品: 《闲中偶成·病觉身名小》 《赐第登楼·病思归心走兔》 《南坡口号·谁将春晚作冬看》 《香山猫食粥》 《再和前韵·遂初雅喜赋天台》 《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 《上清宫·上清日腹正便便》 《赠谈命陈总属》 《冬节忤寒·菊坡笔挽千钧力》 《出市得鳜鱼成六言

追记觉际偶成·我到家山雪尚飞原文及翻译赏析

追记觉际偶成·我到家山雪尚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南弄·燕燕于飞飞差池》 - - 俞长源 - - 燕燕于飞飞差池,江南弥天雨成丝。欲栖君屋故迟迟。故迟迟,人巳晓。深闺情,知多少。
  • 古诗《迎春乐·甲子元旦立春》 - - 陈洵 - - 春心浅浅融窗烛。明曦射彩幡矗。转新莺笑语年华绿。钗燕上妆云肃。酒美椒芳欢意足。更花气浓熏晴燠。待去约良朋,知甚处堪游目。
  • 古诗《台山杂吟·万壑千岩位置雄》 - - 元好问 - -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 古诗《赠张相臣诗·枉却今年好景春》 - - 何金江 - - 枉却今年好景春,一春草草笑劳人。座中添得联吟客,结到诗缘未了因。
  • 古诗《题项霜田读书秋树根图》 - - 查慎行 - - 读书未必皆识字,涉猎耳目为穷探。此生枉伴蠹鱼老,饱蚀卷帙宁非贪。文成有韵或吞剥,事出无据徒扯挦。熟从牙后拾王李,纤入毛孔求钟谭。橐驼马背所见少,自享敝帚矜蓍簪。雷同不满识者笑,人尽能此燕无函。兰苕翡翠稍秀异,什伯略可数二三。时情祗取供近玩,崇雅删郑谁能谙。我持此论众...
  • 古诗《寿殷君质卿六十》 - - 张文藻 - - 皋比坐拥卅余载,兴学培才本性情。绛帐年来宏乐育,执经环侍女门生。
  • 古诗《哭宋渔父先生》 - - 温见 - - 男儿死迹寻常事,冈上黄花故鬼多。只都腥风和血雨,江山如此奈人何。
  • 古诗《春前一日还家》 - - 方回 - - 最险王干三岭路,加之雨滑马行迟。忽惊山客俱来迓,谁报家人已预知。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旧闻六十犹痴谚,尚少一年焉不痴。
  • 古诗《丁巳秋重至青原有感六叠旧韵》 - - 罗洪先 - - 故侣三年多不逢,尺书迢递寄无从。深林落叶溪边路,明月空山霜后钟。饮向锡泉心自味,坐看泥塑念俱慵。思公语在还谁得,翻忆儒家说见龙。
  • 古诗《论诗论词论画》 - - 阮元 - - 有篆方增彝器重,无斑始见鍊金纯。若将青绿为题品,不是真能识古人。
  • 古诗《次韵程弟·槿援茅茨隐者家》 - - 方岳 - - 槿援茅茨隐者家,底须日历记年华。山花山草无终极,秋后寂寥春自葩。
  • 古诗《衢州宿赵献公祠》 - - 张天赋 - - 半生作事可天知,夜必焚香告所为。云外高祠山水绿,青天琴鹤日相随。
  • 古诗《凯歌·熠熠参旗护阵门》 - - 王称 - - 熠熠参旗护阵门,喧阗鼓角拥回军。当年麟阁休专美,此日云台更策勋。
  • 古诗《感许师祖念铭有怀》 - - 华岭 - - 回首当年暗自伤,九龄失怙入云房。流离兵劫浑如梦,端□提携不敢忘。
  • 古诗《夏夜独坐·白马黄衫懒送迎》 - - 祝哲 - - 白马黄衫懒送迎,檀槽子夜漫多情。野风菡萏难留梦,沟水虾蟆只乱更。入世头颅嗟比日,寻山屐齿负平生。谁家河朔成高会,碧落参旗醉后横。
  • 古诗《避乱石》 - - 卢德仪 - - 干戈满地欲何之,穷谷藏身岁已迟。彻夜滩声眠不得,似为羁客写愁思。
  • 古诗《忆王孙·昨宵闻说阮郎归》 - - 陈祖绶 - - 昨宵闻说阮郎归。对镜思君蹙损眉。问讯行期无定期。月迟迟。将把衷情诉与谁。
  • 古诗《三塘水·天山南北未常羊》 - - 黄英 - - 天山南北未常羊,已信山经有大荒。古戍命名皆取水,高原随处是周行。草根雪点零星白,天际沙痕映日黄。遗世宛然成独立,据鞍四顾太苍茫。
  • 古诗《行李·路出苍江上》 - - 晁公溯 - - 路出苍江上,云生乱石间。 中年幸强健,今日试跻攀。 湍硖寒鸣地,颓阳暮隐山。 仆夫问行李,早晚遂东还。
  • 古诗《长安道·神州应东井》 - - 薛蕙 - - 神州应东井,天府擅西秦。 双阙南山下,千门渭水滨。 公卿畏主父,宾客慕平津。 方朔何为者,虚称避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