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复的诗 > 竹·园竹三年种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园竹三年种

朝代:宋代诗人:李复时间:2023-04-06
园竹三年种,今春绿始稠。
未知能却暑,但爱不悲秋。
影补颓垣缺,枝多暮翼留。
近因开小径,时有客相投。

诗人李复资料

竹·园竹三年种作者李复

李复,字履中,长安人。被称为潏水先生,负奇气,喜言兵,于书无不读。宋神宗元丰二年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宋徽..... 查看详情>>

李复古诗词作品: 《李无玷自左正言出守永州召为吏曹外郎尚阻叙》 《鲧庙·治水弗绩鲧当殛》 《哀秦金部·少年书卷是生涯》 《歌远·短衫窄袖上马轻》 《答屈爽·至人喜旷达》 《观西华摧·高山何时摧》 《雪中早朝·正衙冠剑拱星齐》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 《送阳孝章户曹》 《春日北园早起

竹·园竹三年种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园竹三年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登四面云山作歌》 - - 弘历 - - 亭子云山最高处,一年临祇一两度。秋晴风爽试攀跻,倏见四面英英布。园中此可称灵山,海喇汗颇似兴安。略霏细澍旋开霁,神枢孰得窥其端。荟蔚乍为寥朗宇,天桥锤峰近可睹。万景幻化供眺吟,千古诗人谁水乳。 ...
  • 古诗《彩鹢·意适舟轻飏》 - - 许及之 - - 意适舟轻飏,夷犹杂雁凫。不须凌弱水,乐地即蓬壶。
  • 古诗《汉宫词·夜漏沉沉度建章》 - - 曹勋 - - 夜漏沉沉度建章,千门万户锁深房。入宫不识君王面,犹被傍人妒晓妆。
  • 古诗《送陈敬甫·十年所闻溢吾耳》 - - 姜夔 - - 十年所闻溢吾耳,去年诵君书一纸。古人三语得奇士,况此磊落数百字。相逢千岩万壑里,有客如君请兄事。才高自古人所忌,论高不售反惊世。好诗取客如劵
  • 古诗《渚宫·楼观云阳入窈冥》 - - 姚鼐 - - 楼观云阳入窈冥,两东门对楚山青。锦帆暮雨回江渚,鸣籁雄风起洞庭。北望六双飞鸗雁,西来五尺困蜻蜓。渚宫衰草秋风里,愁绝当年帝女灵。
  • 古诗《禽言十咏·不如归去》 - - 姚勉 - - 翠烟深樾江村雨,蜀魄催春劝归去。劝春春去劝未休,客子伤春惨心绪。只今蜀土锦城荒,蜀客望西悲故乡。故乡蜀客归不得,何况当时蜀帝王。
  • 古诗《戊午吟·事事精详是与非》 - - 高攀龙 - - 事事精详是与非,紫阳以此示全归。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
  • 古诗《赠淮阳中丞王公子虞入户部六绝》 - - 王世贞 - - 青天秀出南岷山,万古长留白雪閒。闻道山头山色改,欲施霖雨遍人间。
  • 古诗《送郭进士告归大梁》 - - 何景明 - - 病卧归夷梁,瞻云伫太行。金门谢通籍,汉署忆含香。沙柳繁台阁,春花宋苑墙。古园风竹动,萧洒读书堂。
  • 古诗《荐金蕉·乙酉大寒翌日鄞州旅次》 - - 秦鸿 - - 飘风曾湿梅边雨。蹈海归何所。云心山骨一千年。世换灯明,孤枕碇深眠。
  • 古诗《送张舍人之江东》 - - 李白 - -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 古诗《冬日书事·昨夜新霜著瓦乾》 - - 张耒 - - 昨夜新霜著瓦乾,西园梧叶尽飞翻。楚乡原野长青草,泽国风云只薄寒。梅蕊半含空有待,菊丛已过似无言。杖藜引望仍搔首,羡尔鸣鸿整羽翰。
  • 古诗《点绛唇·男女分科》 - - 况周颐 - - 男女分科,霜红龛主原耆宿。藕香盈匊。何用参苓斸。八代文衰,和缓功谁属。医吾俗。牙签玉轴。乞借閒中读。
  • 古诗《东陵纪役·天伣徽音在》 - - 龚自珍 - - 天伣徽音在,龙飞故剑亡。两宫仪斐亹,七萃泪淋浪。郁律川原势,低佪葆吹长。东行三百里,何处白云乡。
  • 古诗《寄林六君·何事五云彩》 - - 陈是集 - - 何事五云彩,来君笔上生。藻思敲轶响,灵腕撞薙城。倚玉心频切,忘年愿结盟。剡溪相见日,无语唤卿卿。
  • 古诗《和汤令·所幸生平世》 - - 徐积 - - 所幸生平世,甘于贫与痾。被誉嗤杜簿,挟勇耻荆轲。已恨逢君晚,无辞教我多。野芹容一献,更索采樵歌。
  • 古诗《巨室遗牡丹有作》 - - 卫宗武 - - 殿春名谱压群葩,汲水金铜满贮花。 无地栽培娱老境,有风吹送到儿家。 娇容粉薄雨含沐,丰脸杯醺日绚华。 花卒还荣人莫少,芳辰来往岁无涯。
  • 古诗《园中梨花唯开一枝》 - - 高启 - - 栏外见春迟,朝来雪一枝。 不知初发处,误道已残时。
  • 古诗《春行遇雨》 - - 李九龄 - - 夹路轻风撼柳条,雨侵春态动无憀。 采香陌上谁家女,湿损钗头翡翠翘。
  • 古诗《秋蝉·九秋行已暮》 - - 骆宾王 - -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