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晋诗人 > 陶渊明的诗 > 桃花源记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意思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朝代:魏晋诗人:陶渊明出自:桃花源记时间:2017-03-23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诗人陶渊明资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 查看详情>>

陶渊明代表作品: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拟古·东方有一士》 《和刘柴桑》 《形影神并序·形赠影》 《读山海经·粲粲三珠树》 《影答形》 《拟挽歌辞·在昔无酒饮》 《饮酒·有客常同止》 《杂诗·袅袅松摽崖》 《饮酒·畴昔苦长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意思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

查看详情>>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顺着、沿着。 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查看详情>>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

查看详情>>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