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桓灵时童谣 >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意思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出自:桓灵时童谣时间:2018-08-23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诗人无名氏资料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代表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意思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

查看详情>>

注释①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②察:选拔。③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④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⑤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⑥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

查看详情>>

《桓灵时童谣》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最妙的是全用对比手法,并且是一句一比,句中自比,更显出名实不符的巨大反差,社会批判意义不言自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它的具体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根据考察,向皇帝推荐品德高...

查看详情>>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