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益的诗 > 汴河曲 >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意思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朝代:唐代诗人:李益出自:汴河曲时间:2017-04-14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诗人李益资料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作者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 查看详情>>

李益代表作品: 《送客归振武》 《古瑟怨·破瑟悲秋已减弦》 《观回军三韵》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暮过回乐烽·烽火高飞百尺台》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 《从军有苦乐行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意思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该篇即为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

查看详情>>

注释 ⑴汴水:汴河。唐人习惯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 ⑵宫阙:宫殿。这里指汴水边的隋炀帝行宫。已成尘:已经成为断壁残垣。尘,尘土。 ⑶长堤:绵长的河堤。堤,河堤。 ⑷愁杀人:把人都愁死了,形容过于发愁。[2] 白话译文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

查看详情>>

《汴河曲》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 李益进士及第之后,于大历六年(77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官郑县主...

查看详情>>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