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洄迹其迒

朝代:清代诗人:郑珍出自:避乱纪事·帝九年仲冬时间:2023-06-08
帝九年仲冬,贼入我南疆。
能宰江固勇,战死邑失梁。
众遂据团溪,炰炰分而东。
湄潭贼亦合,廿一焚虾场。
家距二十里,惊看半天红。
仓皇夜出走,潜行不敢声。
儿怀其祖栗,背上将孙绷。
新妇持厥姑,手各有携擎。
四更去七里,投憩烘于堂。
主人抱薯蓣,掷炉请燔尝。
小大乱稽首,辞祖倒插香。
开门已先去,门外如堵墙。
于时空乡溃,晨雨方大零。
弟妹亦来并,滑澾无笠簦。
或泣或叫号,惨极不可听。
向来骑马儿,亦复负衣囊。
处女变嫁妇,钝牛弃道旁。
穷叟襭玉黍,冻涕垂尺长。
妪颠水濡裤,裤重脱复僵。
纷腾争奔前,路壅或不通。
家人杂之行,留宿八木塘。
丁氏女所家,乃进至螺江。
出亡已五日,里居不闻殃。
遣视及半途,火烟蔽天光。
谓何有午山,此亦肤剥床。
所依互相保,遂至真安城。
我时在南溪,新还自从戎。
初心观汶岭,至是蜀乱张。
小住拟即归,岁酒梅花窗。
俄闻南里破,惊呼东必崩。
我巢想已倾,且归视存亡。
心飞足益缓,旅肠若煎烹。
妻孥焉从知,真安寇又萌。
就我独前去,亦已六日行。
信至贼大败,虐亦未及閍。
追之自不及,偕者皆还乡。
老弱昧昧去,道险犯雪冰。
时危胫胻硬,竟透万羊肠。
岂知及綦市,我已丁山阳。
药溪访陈生,甫知里寇凶。
又知家已逃,意必奔兄妐。
及宿长干山,百里息不遑。
二更见吾姊,云传在城中。
明日促入城,言者都莫明。
茫茫至丙舍,不记历已终。
室有赵家女,初还资我粮。
见我哭不止,历述离合踪。
弟妹亦渐集,首尾乃备详。
当时相逐走,复有女氏丁。
奔渠父豫州,至綦当北艎。
家人或中留,或径我之从。
飘蓬焉能定,问蔡止告臧。
两道发访使,沿洄迹其迒。
寄言随所在,料理复我邦。
贼又日亦炽,湄潭重失防。
前时靖播乱,实我东团功。
功成官不闻,士吏争奏庸。
城中设大局,捉人劝输将。
养练名五千,千少还孱氓。
将贪又持饷,纵掠增虎狼。
湄民绝控告,贼至甘俛降。
以此贼益众,仇窥我东方。
乐安七十团,论众足以亢。
于外攻且守,内又科丁饟。
民力有定数,贼扰无春冬。
一朝与之隙,得免再至伤。
悔不语儿息,但在归无忙。
正末去人至,书自南溪封。
唐君我重表,视我如其兄。
言自腊尽来,馆嫂于西房。
此国亦濒乱,可归归诚良。
仲春风日暄,当为具还装。
行期不及阻,戒心亦日生。
计惟出来路,卜侨与之迎。
十日住永安,不惬因来桐。
故人有赵子,问舍喜得朋。
偕行魁岩下,赁此洁且闳。
足以庪四部,别轩尤明光。
开窗纳村岫,前对竹王藏。
溱溪绕平畴,缘以十里杨。
日日望家人,伺路数遣僮。
昨果大小至,女亦仍双双。
抱我玉雪孙,数月尚识翁。
我别始学步,今语如新簧。
中肠结忽解,忧患俱若忘。
寝食为粗置,卷轴排纵横。
静思百年内,苦乐岂有常。
但得一日安,时还事丹黄。
以后谁料得,天眼终无盲。
不述何闻哉,杂书遂成章。

诗人郑珍资料

沿洄迹其迒作者郑珍

郑珍,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 查看详情>>

郑珍代表作品: 《书鹿乾岳先生文评尾暨孙钟元先生跋卷后评为乾岳门人孙紫渊辑原一册今止馀六条跋时钟元年八十九称紫渊为从父兄考乾岳著录弟子容城诸孙自君式兄弟外惟绍古字获甫一人紫渊殆是欤尚长徵君求跋时年亦九十上下也》 《祀灶日作·红泥小火鲍姑贫》 《埋书·微雨坐松根》 《法驾导引·骑黄鹤》 《赠老友赵芝园芷庭兄弟并示婿廷璜》 《二苕季弟哀词》 《樾峰次前韵见赠兼商辑郡志奉答》 《贵阳寄内·抱子成群得独冠》 《雪风·雪风刁调吹破篱》 《雪中度吴桥至郡黉

沿洄迹其迒的意思

沿洄迹其迒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