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商隐的诗 > 壬申七夕 >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的意思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出自:壬申七夕时间:2020-05-26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诗人李商隐资料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李商隐代表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的意思

前六句讲的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一二句讲的是织女已驾车渡河,与牛郎相会,他们相会之后,害怕此夜良时将逝,所以“起视夜何其”,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三四句讲的是牛女相会时,牛郎好像听到了织女环佩的声音,又好像看见了她如花之貌,风轻轻的吹来,所以佩响轻微。日薄,所以花容不萎。想象织女于黄昏时动身离开,故曰“日薄&...

查看详情>>

注释①壬申:大中六年,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②七夕: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③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太平御览·魏武帝与杨彪书》:“今赐足下画轮四望通幢七香车二乘。”④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 [2] ⑤嫣(yān):同蔫,蔫萎不鲜活。⑥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⑦...

查看详情>>

《壬申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这首诗一言已渡河矣。二惟恐其晚。三、四是初渡景。五、六一夕之内所见。末句深怪严老头子识灵槎而多管闲事。全诗写织女珍重佳期,以织女自况,以牵牛比喻牛党,令狐绚。这首诗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根据陈寅恪...

查看详情>>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