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谢翱的诗 > 登西台恸哭记 >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的意思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朝代:宋代诗人:谢翱出自:登西台恸哭记时间:2018-08-07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2,开府南服3,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4。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5,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6。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7,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8。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9。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10。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11。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12。登岸,谒子陵祠13;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14,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15,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16,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17。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18。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19,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20?”歌阕21,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22。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23?”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24;既济,疑有神阴相25,以著兹游之伟26。”余曰:“呜呼!阮步兵死27,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28。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29,如《秦楚之际》30。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31,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32,登台之岁在乙丑云33。

诗人谢翱资料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作者谢翱

谢翱(1249年11月20日-1295年12月17日),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 查看详情>>

谢翱代表作品: 《野望·心游太古后》 《寄朱仁中·闻君经乱后》 《梅花·吹老单于月一痕》 《送僧之天台·石桥南北路》 《用韵酬友人忆寄》 《虎石·寺深留片石》 《宋铙歌鼓吹曲》 《拟古寄何大卿》 《避暑池上拟古》 《春闺词·手触残红头懒梳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的意思

这是一篇缅怀抗元英雄、高扬民族正气的记叙性散文。文章是文天祥就义多年之后所写,作者情感因长期积淀,历久弥深;加之在元人的高压统治之下,有许多话不敢明言,内心极度压抑,一旦形诸文字,愈觉悲壮动人。在文中,作者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哭”,来展示这种情感:始哭于姑苏夫差之台,是因为文天祥曾在苏州开府执事,他的临难...

查看详情>>

注释西台:在今浙江桐庐西富春山,与东台对峙,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之处,又名钓台。恸(tòng):极悲哀。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湄(méi):水边。张睢(suī)阳:即张巡。安史之乱时,起兵雍丘拒叛军,守睢阳达数月,终因粮绝城破遇害。颜杲卿:颜真卿从兄。安史之乱时,与其子守常山,设计擒杀安...

查看详情>>

《登西台恸哭记》是宋代文学家谢翱创作的一篇古文。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文章以唐代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张巡、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睢阳常山城陷而惨遭杀害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通过对文天祥殉国的祭奠哭悼,展现了文天祥义无反...

查看详情>>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