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游兰溪 >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的意思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出自:游兰溪时间:2018-08-06
黄州②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③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④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⑤,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⑥深了⑦人意。余戏⑧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⑨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⑩郭⑪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⑫洗笔泉,水极甘⑬,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⑭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⑮暮雨子规⑯啼。谁道人生无再少⑰?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⑱。”是日剧饮⑲而归。

诗人苏轼资料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代表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的意思

《游兰溪》是一篇山水游记,又是记人之作。记游而记人,记人而及己。这中间,庞安常是个关键人物,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异”是关键之关键。作者去兰溪,原本不是去游山玩水,欣赏名胜古迹,他是去看田的。一个风云人物,不“处庙堂之高”,反倒跑到那穷乡僻壤去看田。公元...

查看详情>>

注释①游兰溪:选自《东坡志林》。本篇一作《游沙湖》。游兰溪,游览兰溪。兰溪,在今湖北省浠水县东,水出竹箬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时兰溪之水颇有盛名,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说“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②黄州:湖北省黄岗一带。苏轼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③相:察看。④庞安常:人名,字时安,当时名医。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

查看详情>>

《游兰溪》又名《游沙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作的一篇记游而写人的随笔小品。该篇收入在《东坡志林》里。该文描述了作者和乡村名医聋人庞安常认识的过程,以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文中笔墨颇为风趣,略有苦中作乐的味道。通过对在兰溪见闻的描述,抒发了乐观旷达,即使在失意中也人老心不老壮志满怀的豪情。《游兰溪》是公元1082年(元丰...

查看详情>>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