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吴兢的诗 > 唐太宗吞蝗 >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的意思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朝代:唐代诗人:吴兢出自:唐太宗吞蝗时间:2017-03-24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

诗人吴兢资料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作者吴兢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 查看详情>>

吴兢代表作品: 《拟采桑曲·罗敷十五六》 《为人大须学问》 《永泰公主挽歌》 《唐太宗吞蝗》 《李靖传》 《太宗纳谏》 《论赦令》 《永泰公主挽歌》 《治国犹栽树》 《贞观政要·名句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的意思

本文叙述了唐太宗在蝗灾爆发后,吞食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唐太宗见到蝗虫后咒骂蝗虫与百姓夺食,“是害于百姓”,可见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忧虑的是民生。人后又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当左...

查看详情>>

注释 1、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2、京师:京城,国都、长安。 3、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4、掇:抓取。 5、予:唐太宗自称。 6、遽:马上。 7、谏:委婉地规劝。 8、朕:皇帝自称。 9、躬:身体。 10、冀:希望。 11、是:这(是)。 12、蚀:吞下。 13、遂:立刻 14、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 15、咒:批评 16、作:起,兴起 17、...

查看详情>>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