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200篇 > 白莲教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200篇白莲教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白莲教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2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白莲教某者,山西人,大约徐鸿儒之徒。左道惑众,堕其术者甚众。一日将他往,堂中置一盆,又一盆覆之,嘱门人坐守,戒勿启视。去后门人启之,见盆贮清水,水上编草为舟,帆樯具焉。异而拨以指,随手倾侧;急扶如故,仍覆之。俄而师来,怒责曰:“何违吾命?”门人立白其无。师曰:“适海中舟覆,何得欺我?”又一夕,烧巨烛于堂上,戒恪守,勿以风灭。漏二滴,师不至,儽然而殆,就床暂寐,及醒烛已竟灭,急起爇之。既而师入,又责之。门人曰:“我固不曾睡,烛何得息?”师怒曰:“适使我暗行十余里,尚复云云耶?”门人大骇。奇行种种,不可胜书。
后有爱妾与门人通,觉之隐而不言。遣门人饲豕,门人入圈,立地化为豕,某即呼屠人杀之,货其肉,人无知者。门人父以子不归,过问之,辞以久弗至。门人家各处探访,杳无消息。有同师者隐知其事,泄诸门人之父,父告之邑宰。宰恐其遁,不敢捕治,详请官兵千人围其第,妻子皆就执。闭置樊笼,将以解都。途经太行山,山中出一巨人,高与树等,目如盎,口如盆,牙长尺许。兵士愕立不敢行。某曰:“此妖也,吾妻可以却之。”甲士脱妻缚,妻荷戈往,巨人怒,吸吞之,众愈骇。某曰:“既杀吾妻,是须吾子。”复出其子,巨人又吞之。众相觑,莫知所为。某泣且怒曰:“既杀吾妻,又杀吾子,情何以甘!非某自往不可也。”众果出诸笼,授之刃而遣之。巨人盛气而逆。格斗移时,巨人抓攫入口,伸颈咽下,从容竟去。

白莲教相关文章

  • 丁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丁姓氏祖宗:宋丁公姓氏起源: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姓氏,称丁氏。姓氏郡望: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晋惠帝时,将陈...
  • 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交友篇 - - 沅季弟左右:  湖南之米,昂贵异常,东征局无米解来,安庆又苦于碾碓无多,生日不能春出三百石,不足以应诸路之求,每月解子药各三万斤,不能再多;望弟量入为出,少操几次,以省火药为嘱,扎宫图...
  • 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正七、有十归,接弟信,备悉一切。定湘营既至三曲滩,其营官成章鉴亦武弁中之不可多得者,弟可与之款接。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此却大不...
  • 刘鬼谷》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山东刘君善谟,余丁卯同年也。以其黠巧,皆戏呼曰刘鬼谷。刘故诙谐,亦时以自称。于是鬼谷名大著,而其字若别号,人转不知。乾隆辛未,僦校尉营一小宅,田白岩偶过闲话,四顾慨然曰:此凤眼张...
  • 规谏太子》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五年,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时太子承乾颇留意典坟,然闲宴之后,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焉,其词曰:  下臣侧闻先圣之格言,尝览载籍之遗则,伊天地之玄造,洎皇王之建国,曰人纪...
  • 十五咸》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下卷 - - 栽对植,薙对芟。二伯对三监。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鹿麌麌,兔毚毚。启牍对开缄。绿杨莺睍睆,红杏燕呢喃。半篱白酒娱陶令,一枕黄梁启吕岩。九夏炎飙,长日风亭留客骑;三冬寒冽,漫天...
  • 告子章句下·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
  • 桑柔》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四牡骙々,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于乎有哀,国步斯频。国步灭资,天不我将。靡...
  • 商书·仲虺之诰》原文翻译 - - 《尚书》商书 - -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
  • 李敬则、吴势卿、刘浩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李敬则 沁园春(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 愿君为尧舜之君。...
  • 晋纪三十八 安皇帝辛义熙七年(辛亥、41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三十八晋安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   [1]春,正月,己未,刘裕还建康。   [1]春季,正月,己未(十二日),刘裕回到建康。   [2]秦广平公弼有一宠一 于秦王兴,为雍州刺史...
  • 列传第九十一·宦者》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前世宦者之祸尝烈矣,元之初兴,非能有鉴乎古者,然历十有余世,考其乱亡之所由,而初不自阉人出,何哉?盖自太祖选贵臣子弟给事内廷,凡饮食、冠服、书记,上所常御者,各以其职典之,而命四大功...
  • 志第四十·百官六》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及行幸汤沐宴游之所,门禁关钥启闭之事。留守五员,正二品;同知二...
  • 杨戬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杨戬,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上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宠,担任知入内内侍省。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   政和四年(1114),被任...
  • 余玠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家境贫穷,潦倒失意,行为没有拘束,喜欢功名,好说大话。小时候在白鹿洞书院当过学生,曾经带客人到卖茶的小店,殴打卖茶的老头致死,故逃走到襄阳、淮南等地。当时,赵...
  • 刘献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刘献之,博陵饶陽人。少时失去父母,十分贫困,却十分喜欢《诗经》、《左传》,曾经在渤海程玄那里读书受业,便博览群书。看到名家、法家之言,掩书讥笑说:“假使杨墨之流不写此书,...
  • 武陵昭王萧晔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武陵昭王萧晔字宣照,是太祖第五个儿子。母亲罗氏,跟随太祖在淮陰,因罪被杀。当时萧晔才四岁,但和成人 一样思念其母,因此为皇上喜爱。初任冠军将军,又调为征虏将军。萧晔刚直...
  • 礼仪中》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立夏 请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黄郊 立秋 貙刘 案户 祠星 立冬 冬至 腊 大傩 土牛 遣卫士 朝会 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 自立春...
  • 邓张徐张胡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邓 彪、张禹、徐防、张敏、胡 广) ◆邓 彪传,邓 彪字智伯,南陽新野人,太傅邓 禹之同宗,父亲邓 邯,中兴初期因功封为黾阝侯,官做到渤海太守。 邓 彪年轻时注重励志,修孝行。父亲死了,...
  • 段文昌、李敬伯、姚康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三十一 卷331_1 《享太庙乐章》段文昌 肃肃清庙,登显至德。 泽周八荒,兵定四极。 生物咸遂,群盗灭息。 明圣钦承,子孙千亿。 卷331_2 《题武担寺西台》段文昌 秋天如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