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本草纲目》菜部

  • 1.皂荚蕈的功效与作用》 皂荚蕈 释名 辛、有毒。 气味 主治 1、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香蕈 释名 气味 甘、平、无...
  • 2.木耳的功效与作用》 木耳 释名 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1、眼流冷泪。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 2、崩中漏...
  • 3.苦瓜的功效与作用》 苦瓜 释名 锦荔枝、癞葡萄。 气味 (瓜)苦、寒、无毒。 (子)苦、甘、无毒。 主治 (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子)益气壮阳。 紫菜 释名 紫软。 气味 甘、寒、无...
  • 4.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 释名 天丝瓜、天罗、布瓜、蛮撤、鱼。 气味 (瓜)甘、平、无毒。 主治 1、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痈疽不敛,疮口很深...
  • 5.黄瓜的功效与作用》 胡瓜 释名 黄瓜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1、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2、咽喉肿痛。用老...
  • 6.石花菜的功效与作用》 石花菜 释名 枝。 气味 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 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冬瓜 释名 名白瓜、水芝、地芝。 气味 白冬瓜:甘、微寒、无毒。 瓜练:甘、...
  • 7.苦瓠的功效与作用》 苦瓠 释名 苦瓠、匏瓜。 气味 (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1、黄疸肿满。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又...
  • 8.竹笋的功效与作用》 竹笋 释名 竹萌、竹芽、竹胎、竹子。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治消渴,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 茄 释名 落苏、昆化瓜、草鳖甲。 气味 (茄子)甘、微寒、无...
  • 9.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百合 释名 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
  • 10.甘薯的功效与作用》 甘薯  释名 气味 味甘、平、无毒。  主治 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 11.薯蓣的功效与作用》 薯蓣 释名 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 (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
  • 12.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蕺 释名 菜、鱼腥草。 气味 (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 1、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鱼腥草包敷患...
  • 13.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 释名 名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 (苗)甘、平、无毒。 主治 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
  • 14.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翻白草 释名 鸡腿根、天藕。 气味 (根)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 1、崩中下血。用鸡腿根一两,捣碎,加酒二碗煎成一碗服。2、吐血。用翻白草五、七根,切细,加水二杯煎...
  • 15.莴苣的功效与作用》 莴苣 释名 名莴菜、千金菜。 气味 (菜)苦、冷、微毒。 主治 1、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 2、小便不通...
  • 16.苦菜的功效与作用》 苦菜 释名 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巨、老鹳菜、天香菜。 气味 主治 1、血淋、尿血。用苦荬一把,加酒、水各半煎服。 2、喉痹。用若荬捣汁半碗,加开水泡灯心...
  • 17.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马齿苋 释名 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1、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2、产...
  • 18.鸡肠草的功效与作用》 鸡肠草 释名 气味 味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 1、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2、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3、...
  • 19.荠菜的功效与作用》 荠菜 释名 护生草。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菥 释名 大荠、大蕺、马辛。 气味 (苗)甘、平、无毒。 (子)辛、微温...
  • 20.菠菜的功效与作用》 菠菜 释名 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 (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 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 21.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茴香 释名 茴香、八角珠。 气味 (子)辛、平、无毒。 主治 1、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
  • 22.水芹的功效与作用》 水芹 释名 芹菜、水英、楚葵。 气味 (茎)甘、平、无毒。 主治 1、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2、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叶,捣取汁,水冲服。 3、小便出...
  • 23.胡荽的功效与作用》 胡荽 释名 香荽、胡菜、荽。 气味 (根、叶)辛、温、微毒。 (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 1、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
  • 24.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 释名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
  • 25.莱菔的功效与作用》 莱菔 释名 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
  • 26.芜菁的功效与作用》 芜菁 释名 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 (根、叶)苦、温、无毒。 (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 1、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又方:用...
  • 27.白芥的功效与作用》 白芥 释名 胡芥、蜀芥。 气味 (子)辛、温、无毒。 主治 1、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2、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
  • 28.芸薹的功效与作用》 芸薹 释名 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
  • 29.葫的功效与作用》 葫 释名 大蒜、荤菜。 气味 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
  • 30.蒜的功效与作用》 蒜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乱(不得吐...
  • 31.薤的功效与作用》 薤 释名 名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 (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 1、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
  • 32.葱的功效与作用》 葱 释名 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 (葱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 1、感冒同寒。用葱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汤服,取汗。 2、伤寒头痛。用连须...
  • 33.韭菜的功效与作用》 韭 释名 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 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1、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