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明史 > 50章 > 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

明史

《明史》50章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

《明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

书籍:明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10
十一年春正月丁丑,洪承畴败贼于梓潼,贼还走陕西。丁亥,裁南京冗官。二月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为总兵官。三月戊寅,贺逢圣致仕。是月,李自成自洮州出番地,总兵官曹变蛟追破之,复入塞,走西和、礼县。夏四月辛丑,张献忠伪降于谷城,熊文灿受之。戊申,张至发致仕。己酉,荧惑逆行,谕廷臣修省。五月癸亥朔,策试考选官于中左门。六月癸巳,安民厂灾,坏城垣,伤万余人。壬寅,孔贞运致仕。乙卯,兵部尚书杨嗣昌、户部尚书程国祥、礼部侍郎方逢年、工部侍郎蔡国用俱礼部尚书,大理少卿范复粹为礼部侍郎,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嗣昌仍掌兵部。是月,两畿、山东、河南大旱蝗。秋七月乙丑,少詹事黄道周以论杨嗣昌夺情,谪按察司照磨。八月戊戌,以灾异屡见,斋居永寿宫,谕廷臣修省。癸丑,傅冠致仕。戊午,停刑。流贼罗汝才等自陕州犯襄阳。九月,陕西、山西旱饥。辛巳,大清兵入墙子岭,总督蓟辽兵部侍郎吴阿衡死之。癸未,京师戒严。冬十月癸巳,卢象升入援,召对于武英殿。甲午,括马。卢象升、高起潜分督援军。是月,洪承畴、曹变蛟大破贼于潼关南原,李自成以数骑遁。十一月戊辰,大清兵克高阳,致仕大学士孙承宗死之。戊子,罢卢象升,戴罪立功。刘宇亮自请视师,许之。是月,罗汝才降。十二月庚子,方逢年罢。卢象升兵败于巨鹿,死之。戊申,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援军。征洪承畴入卫。是年,土鲁番、琉球入贡。
十二年春正月己未朔,以时事多艰,却廷臣贺。庚申,大清兵入济南,德王由枢被执,布政使张秉文等死之。戊辰,刘宇亮、孙传庭会师十八万于晋州,不敢进。丁丑,改洪承畴总督蓟、辽,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二月乙未,刘宇亮罢。大清兵北归。三月丙寅,出青山口。凡深入二千里,阅五月,下畿内、山东七十余城。丙子,加上孝纯皇太后谥,诏天下。夏四月戊申,程国祥致仕。是月,左良玉击降贼首李万庆。五月甲子,礼部侍郎姚明恭、张四知,兵部侍郎魏照乘,俱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乙丑,张献忠叛于谷城,罗汝才等起应之,陷房县。乙亥,削孙传庭籍,寻逮下狱。六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蝗。己酉,抽练各镇精兵,复加征练饷。秋七月壬申,左良玉讨张献忠,败绩于罗猴山,总兵官罗岱被执死之。熊文灿削籍,寻逮下狱。八月癸巳,诏诛封疆失事巡抚都御史颜继祖,总兵官倪宠、祖宽,内臣邓希诏、孙茂霖等三十三人,俱弃市。己亥,免唐县等四十州县去年田租之半。壬子,大学士杨嗣昌督师讨贼,总督以下并听节制。冬十月甲申朔,杨嗣昌誓师襄阳。甲午,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丙申,《钦定保民四事全书》成,颁布天下。十一月辛巳,祀天于南郊。十二月,罗汝才犯四川。丙午,下兵部尚书傅宗龙于狱。是年,琉球入贡。
十三年春闰正月乙酉,振真定饥。戊子,振京师饥民。癸卯,振山东饥。二月壬子朔,祀日于东郊。戊午,总督陕西三边侍郎郑崇俭大破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献忠走归州。戊寅,以久旱求直言。三月甲申,祷雨。丙戌,大风霾,诏清刑狱。戊子,罢各镇内臣。丙申,赐魏藻德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戊戌,振畿内饥。丁未,免河北三府逋赋。夏四月戊午,逮江西巡抚佥都御史解学龙及所举黄道周。己卯,吏部尚书谢升为礼部尚书,礼部侍郎陈演以原官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五月,罗汝才犯夔州,石砫女官秦良玉连战却之。甲申,祀地于北郊。庚戌,姚明恭致仕。六月辛亥朔,总兵官贺人龙等分道逐贼,败之,罗汝才走大宁。庚午,蔡国用卒。辛未,薛国观罢。秋七月庚辰朔,畿内捕蝗。己丑,发帑振被蝗州县。辛卯,左良玉及京营总兵官孙应元等大破罗汝才于兴山。汝才走巫山,与张献忠合。八月甲戌,振江北饥。九月,陕西官军围李自成于巴西鱼腹山中,自成走免。癸巳,张献忠陷大昌,总兵官张令战死。寻陷剑州、绵州。冬十月癸丑,熊文灿弃市。十一月,杨嗣昌进军重庆。丁亥,祀天于南郊。戊子,南京地震。十二月丁未朔,严军机抄传之禁。辛亥,张献忠陷泸州。乙卯,逮薛国观。是月,李自成自湖广走河南,饥民附之,连陷宜阳、永宁,杀万安王采崿,陷偃师,势大炽。是年,两畿、山东、河南、山、陕旱蝗,人相食。
十四年春正月辛巳,祈谷于南郊。己丑,总兵官猛如虎追张献忠及于开县之黄陵城,败绩,参将刘士杰等战死,贼遂东下。丙申,李自成陷河南,福王常洵遇害,前兵部尚书吕维祺等死之。二月己酉,诏以时事多艰,灾异叠见,痛自刻责,停今岁行刑,诸犯俱减等论。庚戌,张献忠陷襄阳,襄王翊铭、贵阳王常法并遇害,副使张克俭等死之。戊午,李自成攻开封,周王恭枵、巡按御史高名衡拒却之。乙丑,张献忠陷光州。己巳,召阁臣、九卿、科道于乾清宫左室。命驸马都尉冉兴让等赍帑金振恤河南被难宗室。三月丙子朔,杨嗣昌自四川还,至荆州卒。乙酉,祷雨。丙申,洪承畴会八镇兵于宁远。丁酉,逮郑崇俭下狱,寻弃市。夏四月壬子,大清兵攻锦州,祖大寿拒守。己未,总督三边侍郎丁启睿为兵部尚书,督师讨贼。五月庚辰,范复粹致仕。释傅宗龙于狱,命为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讨李自成。戊子,祀地于北郊。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旱蝗,山东寇起。秋七月己卯,李自成攻邓州,杨文岳、总兵官虎大威击败之。壬寅,洪承畴援锦州,驻师松山。是月,临清运河涸。京师大疫。八月乙巳,援兵战于松山,阳和总兵官杨国柱败没。辛亥,赐薛国观死。辛酉,重建太学成,释奠于先师孔子。甲子,总兵官吴三桂、王朴自松山遁,诸军夜溃。是月,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于信阳。九月丁丑,傅宗龙帅师次新蔡,与总督保定侍郎杨文岳军会。己卯,遇贼,贺人龙师溃,宗龙被围,文岳走陈州。甲申,周延儒、贺逢圣复入阁。辛卯,封皇子慈炯为定王。壬辰,傅宗龙溃围出,趋项城,被执死之。贼屠项城及商水、扶沟。戊戌,李自成、罗汝才陷叶县,守将刘国能死之。是月,官军破张献忠于英山之望云寨。冬十月癸卯朔,日有食之。十一月丙子,李自成陷南阳,唐王聿镆遇害,总兵官猛如虎等死之。十二月,李自成连陷洧川、许州、长葛、鄢陵。甲子,戍解学龙、黄道周。李自成、罗汝才合攻开封,周王恭枵、巡抚都御史高名衡拒守。
十五年春正月癸未,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京军救开封。乙酉,杨文岳援开封,贼解去,南陷西华。戊子,免天下十二年以前逋赋。是月,山东贼陷张秋、东平,劫漕艘。太监王裕民、刘元斌帅禁兵会兖东官军讨平之。二月戊申,振山东就抚乱民。癸丑,总督陕西都御史汪乔年次襄城,遇贼,贺人龙等奔入关,乔年被围。丁巳,城陷,被执死之。戊午,大清兵克松山,洪承畴降,巡抚都御史丘民仰,总兵官曹变蛟、王廷臣,副总兵江翥、饶勋等死之。是月,孙传庭总督三边军务。三月,李自成陷陈州。丁丑,魏照乘致仕。己卯,祖大寿以锦州降于大清。辛卯,李自成陷睢州、太康、宁陵、考城。壬辰,封皇子慈召为永王。丙申,李自成陷归德。是春,江北贼陷含山、和州,南京戒严。夏四月癸亥,李自成复围开封。乙丑,削谢升籍。五月己巳,孙传庭入关,诛贺人龙。甲戌,张献忠陷庐州。丁亥,王朴弃市。六月戊申,贺逢圣致仕。癸丑,张四知致仕。甲寅,诏天下停刑三年。己未,詹事蒋德璟、黄景昉,戎政侍郎吴甡,俱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庚申,诏孙传庭出关。兵部侍郎侯恂督左良玉军援开封。壬戌,以会推阁臣下吏部尚书李日宣六人于狱,谪戍有差。甲子,祀地于北郊。是月,筑坛亲祭死事文武大臣。山西总兵官许定国援开封,溃于沁水,宁武兵溃于覃怀。秋七月己巳,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镇兵溃于朱仙镇。八月庚戌,安庆兵变,杀都指挥徐良宪,官军讨定之。乙丑,释黄道周于戍所,复其官。丁卯,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寻弃市。九月壬午,贼决河灌开封。癸未,城圮,士民溺死者数十万人。己丑,孙传庭帅师赴河南。辛卯,凤阳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大败张献忠于潜山。冬十月辛酉,孙传庭败绩于郏县,走入关。十一月丁卯,援汴总兵官刘超据永城反。庚午,发帑振开封被难宗室兵民。壬申,大清兵分道入塞,京师戒严。命勋臣分守九门,太监王承恩督察城守。诏举堪督师大将者。戊寅,征诸镇入援。庚辰,大清兵克蓟州。丁亥,蓟镇总督赵光抃提调援兵。戊子,张献忠陷无为。己丑,辽东督师侍郎范志完入援。闰月癸卯,下诏罪己,求直言。壬寅,大清兵南下,畿南郡邑多不守。丁巳,起废将。是月,李自成陷汝宁,前总督侍郎杨文岳、佥事王世琮不屈死。十二月,大清兵趋曹、濮,山东州县相继下,鲁王以派自杀。己巳,李自成陷襄阳,据之。左良玉奔承天,寻走武昌。贼分兵下德安、彝陵、荆门,遂陷荆州。癸巳,焚献陵。
十六年春正月丁酉,李自成陷承天,巡抚都御史宋一鹤、留守沈寿崇等死之。庚申,张献忠陷蕲州。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己巳,范志完、赵光抃会师于平原。三月庚子,李自成杀罗汝才,并其众。壬寅,命大学士吴甡督师讨贼。丁未,贼陷武冈,杀岷王企昪。张献忠陷黄州。夏四月丁卯,周延儒自请督师,许之。辛卯,大清兵北归,战于螺山,总兵官张登科、和应荐败没,八镇兵皆溃。是月,刘超平。五月癸巳朔,张献忠陷汉阳。壬寅,周延儒还京师。丙午,修撰魏藻德为少詹事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戊申,吴甡罢。丁巳,周延儒罢。壬戌,张献忠陷武昌,沈楚王华奎于江,在籍大学士贺逢圣等死之。六月癸亥,诏免直省残破州县三饷及一切常赋二年。己卯,逮范志完下狱。丙戌,雷震奉先殿兽吻,敕修省。秋七月丁酉,亲鞫范志完于中左门。乙卯,亲鞫前文选郎中吴昌时于中左门,征周延儒听勘。己未,戒廷臣私谒阁臣。京师自二月至于是月大疫,诏释轻犯,发帑疗治,瘗五城暴骸。八月壬戌朔,左良玉复武昌、汉阳。丙寅,张献忠陷岳州。丙戌,陷长沙。庚寅,陷衡州。九月丙申,张献忠陷宝庆。己亥,黄景昉致仕。辛丑,孙传庭复宝丰,进次郏县,李自成迎战,击败之。庚戌,张献忠陷永州,巡按御史刘熙祚死之。辛亥,赐杨廷鉴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壬子,孙传庭兵以乏食引退,贼追及之,还战大败,传庭以余众退保潼关。是月,凤阳地屡震。冬十月辛酉朔,享太庙。丙寅,李自成陷潼关,督师尚书孙传庭死之。贼连陷华州、渭南、临潼。命有司以赎鍰充饷。戊辰,李自成屠商州。庚午,张献忠陷常德。壬申,李自成陷西安,秦王存枢降,巡抚都御史冯师孔、按察使黄絅等死之。丁丑,张献忠陷吉安。十一月甲午,李自成陷延安,寻屠凤翔。壬寅,祀天于南郊。辛亥,吏部侍郎李建泰、副都御史方岳贡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癸丑,范志完、赵光抃弃市,戍吴甡于金齿。丁巳,李自成陷榆林,兵备副使都任、在籍总兵官尤世威等死之。宁夏、庆阳相继陷,韩王亶塉被执。十二月壬戌,张献忠陷建昌。乙丑,周延儒有罪赐死。丁卯,张献忠陷抚州。辛巳,贼渡河,陷平阳,山西州县相继溃降。甲申,贼陷甘州,巡抚都御史林日瑞、总兵官马爌等死之。丙戌,左良玉复长沙。是年,暹罗,琉球、哈密入贡。十七年春正月庚寅朔,大风霾,凤阳地震。庚子,李建泰自请措饷治兵讨贼,许之。乙卯,幸正阳门楼,饯李建泰出师。南京地震。丙辰,工部尚书范景文、礼部侍郎丘瑜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是月,张献忠入四川。二月辛酉,李自成陷汾州,别贼陷怀庆。丙寅,陷太原,执晋王求桂,巡抚都御史蔡懋德等死之。壬申,下诏罪己。癸酉,潞安陷。乙亥,议京师城守。李自成攻代州,总兵官周遇吉力战,食尽,退守宁武关。丁丑,贼别将陷固关,犯畿南。己卯,遣内臣高起潜、杜勋等十人监视诸边及近畿要害。壬午,真定知府丘茂华杀总督侍郎徐标,檄所属降贼。甲申,贼至彰德,赵王常氵臾降。丁亥,诏天下勤王。命廷臣上战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华、右庶子李明睿请南迁及太子抚军江南,皆不许。戊子,陈演致仕。李自成陷宁武,周遇吉力战死之。三月庚寅,贼至大同,总兵官姜瑰降贼,代王传齐遇害,巡抚都御史卫景瑗被执,自缢死。辛卯,李建泰疏请南迁。壬辰,召廷臣于平台,示建泰疏,曰:“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李邦华等复请太子抚军南京,不听。蒋德璟致仕。癸巳,封总兵官吴三桂、左良玉、唐通、黄得功俱为伯。甲午,征诸镇兵入援。乙未,总兵官唐通入卫,命偕内臣杜之秩守居庸关。戊戌,太监王承恩提督城守。己亥,李自成至宣府,监视太监杜勋降,巡抚都御史朱之冯等死之。癸卯,唐通、杜之秩降于自成,贼遂入关。甲辰,陷昌平。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明亡。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赞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相关文章

  • 借刀杀人》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胜战计 - -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注释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
  • 论慎终》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
  •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水浒正传》末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之後,梁山泊一百零八壮士均已上应天象,排定位置。当时何道士辩验天书,教萧让写录出来,读罢,众人看了,俱惊讶不已。宋江与众头...
  • 大家做事寻常,小家做事慌张》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大家做事寻常,小家做事慌张。 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 【解释】大户人家把做事看得很平常,小户人家做起事来慌里慌张。大户人家用礼义教导子弟,小户人家只知用恶言训斥...
  • 刘公荣》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王戎诣阮籍,时兖州刺吏刘昶字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曰:&l...
  • 林逋、杨亿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林逋 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
  • 颜博文、姚孝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颜博文 西江月(广师席上) 草草书传锦字,厌厌梦绕梅花。海山无计驻星槎。肠断芭蕉影下。 缺月旧时庭院,飞云到处人家。而今赢得鬓先华。说着多情已怕。 品令(舟次五羊) 夜萧索。侧...
  • 黎廷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黎廷瑞 大江东去(题项羽庙)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楚歌B278发,山川都姓刘矣。 悲泣呼醒虞姬,和伊死别,雪刃...
  • 志第四十六·兵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兵者,先王所以威天下,而折夺奸宄、戡定祸乱者也。三代之制远矣,汉、唐而下,其法变更不一。大抵用得其道,则兵力富,而国势强;用失其宜,则兵力耗,而国势弱。故兵制之得失,国势之盛衰系焉...
  • 李若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他以上舍生登第,调任元城县尉、平阳府司录。参加学官考试获第一名,任济南教授,被命为太学博士。蔡京晚年恢复相位,儿子蔡绦用事专权,李邦彦愤...
  • 樊知古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樊知古,字仲师,其祖先为京兆长安人。他的曾祖樊翶,为濮州司户参军。他的祖父樊知谕,在吴国任金坛县令。他的父亲樊潜,事奉南唐李景,任汉阳、石埭二县令,因而居家池州。樊知古曾参加...
  • 杨行密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杨行密,庐州人。小时死了父亲,家庭贫困。有体力,一天可走三百里路。唐朝中和年间动乱,天子驾幸蜀地,庐州郡将派杨行密徒步到蜀地报告事情,按期返回。光启初年,秦宗权扰乱淮北,频频进...
  • 常景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常景,字永昌,河内人。父常文通,终官天水太守。常景少时聪慧敏捷,初读《论语》、《毛诗》,一受便览。等到长大,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荐他为博士,高祖亲得其名,既而用之。后来...
  • 徐世谱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彳复人。世代居荆州,为主帅,统兵征伐蛮、蜒。到了徐世谱时,其人尤其勇猛且体力过人,擅长于水战。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时,徐世谱带着乡里人侍奉他。 侯景之乱时,...
  •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智慧是弱者的盾牌 【原文】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日(2):“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3),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4)。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何故?&r...
  • 吴逵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吴逵,吴兴乌程人,经过荒年的饥荒加上瘟病流行,父母兄弟嫂和堂叔伯小功内的亲戚,男女共死了一十三人。吴逵当时病得很历害,邻人用芦苇席子包裹好了他,准备埋在村子的头边,不久吴逵的...
  • 任苏杜郑仓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任峻传、苏则传、杜畿传、郑浑传、仓慈传) 任峻传,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汉朝末,四方騷乱,关东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打算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董卓带头...
  • 礼仪中》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立夏 请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黄郊 立秋 貙刘 案户 祠星 立冬 冬至 腊 大傩 土牛 遣卫士 朝会 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 自立春...
  • 杂辞古诗招手令》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七十九 卷879_1 《招手令》 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以蹲鸱间虎膺之下, 以钩戟差玉柱之旁。 潜虬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虬一寸。 死其三洛,生其五峰。 卷879_2 《打令口号》 送...
  • 姚鹄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三 卷553_1 《送李潜归绵州觐省》姚鹄 朱楼对翠微,红旆出重扉。 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 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 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 卷553_2 《塞外寄张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