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草部 > 呆耳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呆耳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呆耳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草部更新时间:2017-02-24
呆耳
释名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
1、久疟不愈。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苍耳捣汁服亦可。
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用苍耳子灰、苈末等分。每服二钱,水送下。一天服两次。
3、风湿挛痹。用苍耳子三两,炒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苍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热含漱,冷即吐去另换热汁。用茎、叶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盐都有效。
5、鼻渊流涕。用苍耳子(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苍耳子一升,研细,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肿毒疔疖,无头恶疮。每年五月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锉细,煮烂,去滓留汁,武火煎滚,艾火煎稠,搅成膏,密封收存。称为“万应膏”。用时取出敷贴患处。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诸风头晕。用苍耳叶,晒干,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若有呕吐,则以蜜和药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9、大风疬疾(麻风)。用嫩苍耳、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疮。用苍耳茎、叶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煮烂,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开水送下。

呆耳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桑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桑姓氏祖宗:公孙枝姓氏起源:1、出自秦国。春秋时期秦国公族有叫公孙枝的,他在秦穆公时期 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后世子孙以他的字作为姓氏,称为桑氏。2、出自金天氏,是少昊的后...
  • 宁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宁姓氏祖宗:季窑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成公将其 儿子季窑封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宁。姓氏郡望:未知姓氏...
  • 甲乙相斗》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甲乙有夙怨,乙日夜谋倾甲。甲知之,乃阴使其党某,以他途入乙家,凡为乙谋,皆算无遗策。凡乙有所为,皆以甲财密助其费,费省而功倍。越一两岁,大见信,素所倚任者皆退听。乃乘间说乙曰:甲昔...
  • 论智》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二 - - 州之庸问于郁离子曰:“云山出也,而山以之灵;烟火出也,而火以之畜,不亦异哉?”郁离子曰:“善哉问。夫人之用智者亦犹是也。夫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
  •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桑中》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东矣...
  • 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下朱仝对众人说道:“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李逵听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朱仝怒发,又要和李...
  • 争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有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①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②,并田③于...
  • 吃粪》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吃粪 师在田间散步,见乡人挑粪灌菜。师讶曰:“菜是人吃的,如何泼此秽物在上?”乡人曰:“相公只会读书,不晓我农家的事,菜若不用粪浇,便成苦菜矣。”一日东家...
  • 蔡君谟帖语》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韩献肃公守成都时,蔡君谟与之书曰:“襄启:岁行甫新,鲁钝之资,日益衰老。虽勉就职务,其于精力不堪劳苦。念君之生,相距旬日,如闻年来补治有方,当愈强健,果何如哉?襄于京居,尚留少时,...
  • 徐某、施翠岩、续雪谷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徐某 真珠帘 落红几阵清明雨。忆花期、半被睛慳寒阻。新柳著春浓,早翠池波妒。粉雨香去消息远,温旧日、秋千庭宇。凝伫。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 尘锁宝筝弦柱。自眉峰惹恨。六...
  • 苏易简、钱惟演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苏易简 越江吟 神仙神仙瑶池宴。片片。碧桃零落春风晚。翠云开处,隐隐金舆挽。玉麟背冷清风远。 钱惟演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
  • 李密》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李密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祖曜,周太保、魏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徙为京兆长安人。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
  • 陆厥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陆厥字韩卿,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好写文章。齐朝永明九年(491),诏令百官举荐士人,同郡的司徒左西曹掾顾詗之上表推荐陆厥,州中举他为秀才。 当时文章十分盛兴,吴兴的沈约、陈...
  • 桓康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桓康,北兰陵承县人。英勇果敢而骁悍。宋朝大明时期(457~464),曾经随齐高帝为军容,跟从武帝在赣县。泰始初年,武帝起义,被郡里所囚禁,兵众都逃散了。桓康找了个担子,一头装了穆皇后,一...
  • 杨汪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陰县人。 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 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爵。 杨汪小时,凶狠粗疏,好与人打群架,他打了谁,没有不被打倒的。 ...
  • 张讥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张讥字直言,清河武城人。祖父张僧宝,为梁朝散骑侍郎、太子洗马。父亲张仲悦,梁朝庐陵王府录事参军、尚书祠部郎中。 张讥年幼时聪明俊美,思辩能力强,十四岁时,通晓《孝经》、《...
  • 耿弇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耿弇) ◆耿弇传 耿弇字伯昭,扶风郡茂陵县人。他的先祖在武帝时,以吏二千石从巨鹿迁徙到扶风。父耿况,字侠游,以通晓经术为郎,与王莽从弟王伋共学《老子》于安丘先生,后为朔调连率。...
  • 韦贤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婬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徒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
  • 洪州将军、元和举子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八十四 卷784_1 《长宁公主宅流杯》景龙文馆士 凭高瞰迥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 余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卷784_2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神龙从臣 源水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