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300篇 > 大力将军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300篇大力将军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大力将军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3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受八升许,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食已复探,轻若启椟。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噉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漫应之。自念叔名贤,何得武弟子?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因其问讯之殷,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肃客入,深启三四关,忽见女子往来,知为私廨,屏足立。将军又揖之。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撩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酒阑,群姬列侍。将军入室,请衽何趾,乃去。
查醉起迟,将军已于寝门三问矣。查不自安,辞欲返,将军投辖下钥,锢闭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数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查以将军家政,故未深叩。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喝。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以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出藏镪数万,亦两置之。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今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阗咽并发,乃返别查。
后查以修史一案,株连被收,卒得免,皆将军力也。异史氏曰:“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而将军之报,其慷慨豪爽,尤千古所仅见。如此胸襟,自不应老于沟渎,以是知两贤之相遇,非偶然也。”

大力将军相关文章

  • 祝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祝姓起源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武王给一支黄帝族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西周武王封的一支黄帝族后裔于祝地(...
  • 诡使》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
  • 宛平何华峰》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宛平何华峰,官宝庆同知时,山行疲困,望水际一草庵,投之暂憩,榜曰孤松庵,门联曰:白鸟多情留我住,青山无语看人忙。有老僧应门,延入具茗,颇香洁,而落落无宾主意。室三楹,亦甚朴雅,中悬画佛一...
  • 扶乩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姚安公未第时,遇扶乩者,问有无功名。判曰:前程万里。又问登第当在何年,判曰:登第却须候一万年。意谓或当由别途进身。及癸已万寿科登第,方悟万年之说。后官云南姚安府知府,乞养归,遂...
  • 废祠亡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四川毛公振癑任河间同知时,言其乡人有薄暮山行者,避雨入一废祠,已先有一人坐檐下,谛视乃其亡叔。惊骇欲避,其叔急止之曰:因有事告汝,故此相待,不祸汝,汝勿怖。我殁之后,汝叔母失汝祖母...
  • 卷三十一》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尧之未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部赋》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大和...
  • 飞箝》原文翻译 - - 《鬼谷子》原文及注释 - -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
  • 佛像》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佛像 乡下亲家到城里亲家书房中,将文章揭看,摇首不已。亲家说:“亲翁无有不得意的么?”答云:“正是,看了半日,并没有一张佛像在上面。” 固执 一父子性...
  • 篦头》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篦头 篦头者被贼偷窃。次日,到主顾家做生活。主人见其戚容,问其故。答曰:“一生辛苦所积,昨夜被盗。仔细想来,只当替贼篦了一世头耳。”主人怒而逐之。他日另换一人...
  • 元次山元子》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元次山有《文编》十卷,李商隐作序,今九江所刻是也。又有《元子》十卷,李纾作序,予家有之,凡一百五篇,其十四篇已见于《文编》余者大氐澶漫矫亢。而弟八卷中所载{宀昏}方国二十国事...
  • 邓肃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邓肃 瑞鹧鸪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穠。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此身已落千山外,旧事回思一梦中。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
  • 孙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少年时好学,每天诵读几千字的文章,仰慕学习孙何写古奥文章。初次参加进士考试,被授同学究出身,任蔡州汝阳县主簿。再次参加取士考试及格,任华州推官。转运...
  • 李袭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袭吉,自己说是唐朝左相李林甫的后代,父亲李图,为洛陽令,所以居家洛陽。李袭吉在乾符末年应进士举,遇战乱,逃避到河中,服事节度使李都,提升为盐铁判官。到王重荣任节度使时,不喜欢文...
  • 周敷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家为郡内豪族。周敷身材矮小,瘦小得简直连衣服都挂不住了,但他果敢有胆力,超过同辈人。他性情豪爽,轻钱财重义气,乡里任性少年都顺陈书从他。 侯景之乱时,乡...
  • 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依*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 【原文】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1),使受命于展禽(2)。齐侯未人竟(3),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4),将辱于敝...
  • 谢晦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谢晦字宣明,陈郡陽夏人。他祖父谢朗,是晋朝东陽太守;父亲谢重,是晋朝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他的哥哥谢绚,是高祖的镇军长史,死得很早。 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死...
  • 皇甫谧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皇甫静,是安定朝冉阝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过继跟着后叔父,迁居到新安。二十岁还不好学,东游西荡没有节度,或认为他是白痴。曾经得到瓜果,便送给后叔母任氏。...
  • 张骞李广利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 孟子荀卿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有所感慨地说:唉,谋利确是一切祸乱的开端呵。 孔夫子极少谈利,其原因就是时常防...
  • 关于李白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 卷170_1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