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道德经 > 德经 > 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德经

《道德经》德经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章节目录: 《道经》 《德经

德经·第四十二章

书籍:道德经章节:德经更新时间:2017-10-2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德经·第四十二章相关文章

  • 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边姓氏祖宗:子边姓氏起源:1、 商代有诸侯国边国(今地不详),为伯爵,称边伯,其后以边为 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2、 出自子姓。周朝时,宋国国君的儿子名城(一名御戎),字子边 ...
  • 柴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柴姓氏祖宗:高柴姓氏起源:《元和姓纂》记载:“齐文公子高后,高孙奚以父字为氏,十代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汉有棘侯柴武,柴文,晋末为平阳太守。”由此...
  • 滇游日记十四》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十日早寒甚。出北门,半里,经南门,转而西南上坡。一里,有桥跨溪上,曰南门桥。  《志》曰承恩。过桥,南上坡,一里,登坡,倚西山南行。三里,其坞自南来,有塔在坞东北山上,乃沿西山南下,半...
  • 风筝说》原文翻译 - - 《野草》上部 - -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②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
  • 扶乩问题》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道光甲午科江南乡试,题力执圭一节。合肥县诸生,有先期扶乩问题者,乩盘大书唐伯虎三字,遂寂然不动。诸生沉思苦索,有恬者曰:“唐伯虎自号六如,此题中必有六如字也。”  ...
  • 体性》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
  • 卷三十》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替山,东北过桐柏山,《山海经》曰:淮出余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尚书》:导淮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阳平氏县,王莽之平善也。《风俗通》曰:南阳平氏县桐柏大复山在...
  • 十二侵》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下卷 - - 歌对曲,啸对吟。往古对来今。山头对水面,远浦对遥岑。勤三上,惜寸阴。茂树对平林。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青皇风暖催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描鸾刺凤,佳人...
  • 邢子仪》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滕有杨某从白莲教党,得左道之术。徐鸿儒诛后,杨幸漏脱,遂挟术以遨。家中田园楼阁,颇称富有。至泗上某绅家,幻法为戏,妇女出窥。杨睨其女美,归谋摄取之。其继室朱氏亦风韵,饰以华妆,伪...
  • 王兰》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利津王兰暴病死,阎王覆勘,乃鬼卒之误勾也。责送还生,则尸已败。鬼惧罪,谓王曰:“人而鬼也则苦,鬼而仙也则乐。苟乐矣,何必生?”王以为然。鬼曰:“此处一狐金丹成矣,窃...
  • 告子章句上·第二十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 东方之日》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 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当夜张辽一箭射黄盖下水,救得曹操登岸,寻着马匹走时,军已大乱。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
  • 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 志第十七上百官志三》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百官志三   ○南面上   契丹国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经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后习闻河北蕃镇受唐官名,于是太师、太保、司徒、司空施于部族。太祖...
  • 梁臣传第九》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
  • 王肃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王肃,字恭懿,琅笽临沂人,司马衍的丞相王导的后人。父王奂,为萧赜尚书左仆射。王肃少时即聪慧善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出仕萧赜政权,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王肃...
  • 张敬儿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张敬儿,是南陽冠军人。原名苟儿,宋明帝觉得这名字太鄙俗了,便给他改为敬儿。其父张丑,曾任郡将军,官至节府参军。 张敬儿年少时便善于骑射,有胆气,尤其喜欢射虎,每发必中。南陽新...
  • 张方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张方,河间人,出身贫穷之家,以勇猛善战而为河间王司马..所器重,累迁兼振武将军。永宁年间(301),司马..上表请讨伐齐王司马礒,派遣张方领兵二万为前锋。后司马礒被长沙王司马磖所杀,...
  • 百官五》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州郡 县乡 亭里 匈奴中郎将 乌桓校尉 护羌 校尉 王国 宋卫国 列侯 关内侯 四夷国 百官奉 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