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梁书 > 50章 > 邓元起传

梁书

《梁书》50章邓元起传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梁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邓元起传

书籍:梁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陽人。年少时有胆有识,且臂力过人。性任侠,好赈施,乡里少年多归附他。起家于州辟议曹从事史,转任奉朝请。雍州刺史萧缅起用他为槐里令。迁任弘农太守、平西军事。当时西陽马荣率众沿江掠夺,商旅断绝,刺史萧遥欣派元起率兵讨伐平定了。迁任武宁太守。
永元末年,魏军逼近义陽,元起从郡里去增援。蛮帅田孔明依附于魏,自号郢州刺史,寇掠三关。陰谋袭击夏口,元起率精锐部队攻打他们,旬月之间,一连攻陷六城,斩获数以万计,其余寇贼皆四处逃散。仍然戍守三关。郢州刺史张冲监督黄河以北的军事,元起多次写信给张冲,要求撤军。张冲回信说:“足下在彼,我在此,表里之势,所谓金城汤池;一旦舍去,就会荆棘丛生。”于是上表于帝,任元起为平南中兵参军事。自此每战必捷,勇冠当时,敢死之士乐于为其卖命者有一万余人。
义师起事时,萧颖胄来信召请他。张冲待元起一向宽厚,其他将士却都惧怕张冲。当颖胄的书信到来之后,元起的部下大都劝他返回郢城。元起对部将大声说:“朝廷暴虐,诛戮功臣,小人得志,衣冠道尽。荆、雍二州同举大事,何患不克。况且我老母在西,岂容背本。若事不成,政受戮昏朝,幸免不孝之罪。”即日严明纪律率军返回。至江陵,任西中郎中兵参军,加冠军将军。率兵与高祖在夏口会面,高祖命王茂、曹景宗及元起围城,在九里筑垒,张冲屡战,大败,于是围城固守。
和帝即位,授假节、冠军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迁给事黄门侍郎,移镇南堂西渚。中兴元年(501)七月,郢城投降,他以本号任益州刺史,仍充前锋,先平定寻陽。及大军进至京邑,元起在建陽门筑起壁垒,与王茂、曹景宗等合围,身挡锋镝。建康城平定后,晋号征虏将军。天监初年(502),封为当陽县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又晋号左将军,刺史如故,开始述职。
当初,义师起义时,益州刺史刘季连迟疑不定,等到听说元起将要到来时,才发兵拒守。事迹见于《季连传》。元起至巴西,巴西太守朱士略开门以待。在此之前蜀人多逃亡,至此才出来投奔元起,皆称起义以响应朝廷,其部下新旧共三万余人。元起在路上奔波的时间太长,军粮匮缺。有人劝说他:“蜀地法令懈怠,民多狡诈令人厌恶,若检查巴西一郡户口的登记情况,予以惩罚,所获必厚。”元起同意了。涪县县令李膺上谏说:“您前有严重的敌情,后无增援部队,山民开始附从您,摹仿我们的行为准备。如果刻薄地纠缠他们,他们必定不堪忍受。众心一离,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何必靠制造矛盾来救济部队呢?我请求出去解决粮源,不用担心供给不足的。”元起说:“好,一切委任于你。”李膺下去后,率地方富户送来军粮,马上便得到三万斛。
元起先派将领王元宗等,在新巴攻破季连部将李奉陽,在赤水攻破齐晚盛,军队驻扎于西平。季连开始固城自守。齐晓盛又在斛石攻破元起将领鲁方达,士众死者千余人,将士都感到害怕,元起于是亲率部队悄悄地进至蒋桥,离成都二十里,辎重留在郫县。季连再次派遣奉旧、晚盛率二千人,抄小道偷袭郫县,取得成功,军备全落入敌手。元起遣鲁方达率兵救援,失败而返,终不能克。元起放弃郫县,直接包围州城,三面扎上栅栏而一面挖上壕沟。元起出去巡视栅栏时,季连派精兵勇士偷袭他,将至麾下,元起下车持盾叱吓他们,士兵们不敢逼近。
当时益州地区兵乱日久,民废耕农,内外苦于饥荒,人多相食,道路不见行人,季连计穷。第二年,高祖派使者赦免季连之罪,允许他投降。季连当日便开城门放元起入城,元起送季连至京师。州城门一开,郫县才降。杀奉旧、晚盛。高祖论评平定蜀地的功勋,元起再次号为平西将军,增加封邑八百户,加上以前的二千户。
元起以乡亲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又邀请到荆州刺史萧遥欣的老熟人蒋光济一并厚加款待,把州里的政务委任给他们处理。黔娄清廉,光济多谋,一并劝其行善政。
元起攻克季连后,城内的财宝毫不居为己有,勤恤民情,口不论财色。他本身善于饮酒,至一斛也不乱性,在这里也戒了酒。蜀人一致称赞他。元起舅子梁矜孙生性轻脱,与黔娄志向不同,于是向元起进言:“城中传言有三个刺史,你不感到难堪吗?”元起因此疏远黔娄、光济,治理的成绩由此受到损害。
任刺史二年,以母亲年老需供养为由求归故里,皇帝同意,征为右卫将军,以西昌侯萧渊藻代替他。当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据守南郑反叛,勾引魏人,白马戍主尹天宝派使者快马报告于蜀,魏将王景胤、孔陵攻打东、西晋,并遣使告急,大家劝元起紧急救援。元起说:“朝廷在万里之外,援军不会很快到来,若寇贼侵婬,正要扑讨,统率三军的责任,舍我其谁?何事匆匆便救?”黔娄等人苦苦劝他,都不听。高祖也借给元起符节,都督征讨诸军事,救汉中,等到援军到达时,魏军已经攻陷了东、西两晋寿。渊藻将要到来时,元起稍加料理便交还装备,粮储器械,无一遗漏。渊藻入城,非常怨恨他,因此上书责其故意逗留而不忧军事,收州狱关押,在狱中自缢身亡,时年四十八岁。有司又弹劾削其爵士,诏令减掉一半封邑,于是改封为松滋县侯,食邑千户。
当初,元起在荆州,刺史随王起用元起为从事,别驾庾荜坚持不同意,元起怀恨在心。大军已经到达京城,庾荜在城内,非常害怕。当京城安定下来后,元起先派人去迎接庚荜,对人说:“庾别驾如被乱军杀掉了,我无以自明。”并厚礼相赠。少时又曾到他的西沮田舍,有沙门上门乞讨,元起问农人:“有多少稻?”回答说:“有二十斛。”元起全部施舍了,当时人们称之为大度。
元起初为益州刺史,路过江陵迎接其母,其母信道教,刚居馆,不肯出。元起拜请同行。其母说:“贫贱家儿忽得富贵,怎么可能保持长久,我宁死也不能与你共罹祸败。”元起到达巴东,闻蜀叛乱,让蒋光济卜筮,遇蹇,喟然叹曰:“吾岂邓艾而及此乎。”其后果然如卜筮所言。儿子邓鉴继承。
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说:“永元末年,荆州方未有。。,萧颖胄统领全楚之兵,首先响应义举,难道是天之所启,人。。之谋?不然,为什么响应依附的那么果断。颖达叔侄庆流后嗣,夏侯、杨、邓都享隆名,非常兴盛。详之谨慎忠厚。杨、蔡廉节,君子各有所取。”

邓元起传相关文章

  • 戚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戚姓氏祖宗:孙林父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孙林父,受封于戚邑(今河南 仆阳市戚城),其子孙以封邑为姓,相传姓戚。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汉置东海郡,现在山东省郑城县...
  • 毕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毕姓氏祖宗:姬高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封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后来建立了毕国,人称姬高为毕公高。他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毕...
  • 刘鬼谷》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山东刘君善谟,余丁卯同年也。以其黠巧,皆戏呼曰刘鬼谷。刘故诙谐,亦时以自称。于是鬼谷名大著,而其字若别号,人转不知。乾隆辛未,僦校尉营一小宅,田白岩偶过闲话,四顾慨然曰:此凤眼张...
  • 止足第十三》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 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
  • 楚游日记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十六日 东岭坞内居人段姓,引南行一里,登东岭,即从岭上西行。岭头多漩窝成潭,如釜之仰,釜底俱有穴直下为井,或深或浅,或不见其底,是为九十九井。始知是山下皆石骨玲珑,上透一窍,辄水捣...
  • 游五台山日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癸酉(1633年)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为五台游。  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关。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从阜平西南过石梁,西北诸峰复嵱嵷上下众多起。循溪左...
  • 局诈》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某御史家人,偶立市间,有一人衣冠华好,近与攀谈。渐问主人姓字、官阀,家人并告之。其人自言:“王姓,贵主家之内使也。”语渐款洽,因曰:“宦途险恶,显者皆附贵戚之门,尊...
  • 骈拇》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 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 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 ...
  • 真假皆妄》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
  • 本纪第十八·哀宗下》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哀宗下   九月戊寅朔,诏减亲卫军。己丑,军士杀郑门守者出奔。壬辰,起上党公张开及临淄郡王王义深、广平郡王范成进为元帅。以前御史大夫完颜合周权参知政事。乙未,以榜召...
  • 王老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王老志,濮州临泉人,因孝顺父母而闻名。做转运小吏,不接受贿赂。在乞丐中遇到一位奇人,自称我就是所说的钟离先生,给王老志丹药,他吃后就发狂。于是就丢弃妻子,在田间盖一草房,时常替...
  • 武成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同母弟。仪表奇伟,神武尤其钟爱。神武安抚荒远之人,便为帝聘蠕蠕太子盭罗辰之女,号“邻和公主”者为妃。帝时年八岁,衣冠整齐...
  • 魏书白话版自序》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汉朝初年,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名均,魏均的儿子名恢,魏恢的儿子名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 ,幼年时就死去了父亲,颇有志气和节操,对经传史籍有广博的知识。汉成帝的时候,官...
  • 王通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王通字公达,琅邪临沂人。祖父王份,是梁左光禄大夫。父亲王琳,是司徒左长史。王琳在齐代娶梁武帝的妹妹义兴长史公主为妻,有九个儿子,都知名。 王通,梁世初任国子生,被举荐为明经,...
  • 废帝本纪》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废帝名伯宗,字奉业,乳名药王,是世祖的嫡长子。梁承圣三年(554)五月初五生。永定二年(558)二月初五,拜为临川王嗣子。三年世祖即位,八月二十六日,立为皇太子。自从梁室遭遇多灾多难...
  • 河东王誉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河东王萧誉,字重孙,是昭明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梁普通二年(521),萧誉被册封为枝江 县公。中大通三年(531),又被改封为河东郡王,食邑二千户。后来,萧誉又被任命为宁远将军、石头戍军...
  • 祖逖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县人。家中代代为官吏,食禄二千石,为北方幽州之地的名门显族。父亲祖武,任过晋王掾、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兄弟共有六人。其兄祖该、祖纳都性格豪放开...
  • 崔骃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崔骃、崔瑗、崔萛传) ◆崔骃传,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高祖父崔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刺史不要与燕刺王来往。后来刺王失败,被升为侍御史。生了儿子叫崔舒,历任四郡太守,所在之处...
  •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连翘 释名 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 气味 (茎、叶)苦、平、无毒。 (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 1、瘰疬结核,用连翘、脂订等分为末,随时吞服。 2、痔...
  •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秦艽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1、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