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至8卷 > 范睢因王稽入秦

战国策

《战国策》1至8卷范睢因王稽入秦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范睢因王稽入秦

书籍:战国策章节:1至8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五秦策三(范睢因王稽入秦)
【提要】范睢是本书的又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口才与谋略在战国纵横家中属于一流。“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是最可恨最可悲的,我们看看范睢是怎样推销自己,从而受到重视,登上历史舞台的。
【原文】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有功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则行而益利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语曰:‘人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于王乎?虽以臣为贱而轻辱臣,独不重任臣者,后无反复于王前耶?
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故也?为其凋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抑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耶!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书上,秦王说之,因谢王稽,使人持车召之。
【译文】范睢得王稽之助来到秦国,他献书昭王说:“臣听说明君主政,有战功的必然得到奖赏,有能力的一定授予官职;功劳大的俸禄多,战功多的爵位高,能治理民众的官位高。没有才能的不会让他任职,有能力的不会被埋没。假如大王认为臣说得在理,就请大王依计试行之,臣自信能有益于治道。如果明知其利而不行其道,那臣即使久留于秦也枉自无用。
谚语道:‘一般的君王行功论赏,总以好恶而施,而英明的君主却不是这样,总是赏有功而罚有罪。’现在,我的胸膛挡不住杀人用的垫板,我的腰板抵不住利斧,我怎敢拿毫无把握的计策上献给大王呢?臣虽鄙贱不足以闻,大王又难道会认为举荐臣的人(指王稽)胆敢欺诈大王吗?
臣听说周之砥卮、宋之结绿、魏之悬黎、楚之和璞,都是为璞所遮的美玉,最初玉工都不能辩别,历经波折最终成为天下名器。既然这样,那么圣王所遗弃的人难道就不能使国家富强吗?臣听说善于治家的,在国内招致人才;善于治国的,更到诸侯国中寻觅良臣。正因为天下有明君贤主,各诸侯国才不可能专有贤士。究其原因,在于昏庸的诸侯们空有眼珠,不能识才,而任人才流动。正如良医能预测生死一样,明主能够洞察事情的成败,有利则为,有害则不为,疑惑不定则尝试而为之。这是尧、禹、汤等圣主也无法改变的通则。
至关重要的言语,臣不敢写在这里;而一些肤浅的话语又不值一说。臣内心惴惴不安,也许是臣的愚味无知,使言语不符合大王心意?还是由于推荐臣的人出身鄙贱,大王认定他们的话不足相信?如果不是这些原因,那么我的意思是,希望大王能稍微腾出一点游览观赏的余暇,我将当面进言。”
这封自荐的奏书献上后,秦王十分高兴,向王稽表示了荐举贤才的谢意,再派车马去召请范睢。
【评析】人一生其实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推销自己。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你要得到资源,就要与对方进行交易——销售自己的资源,换来自己想要的资源。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人们对他有大需求的人,而人们之能认可他,在于他能销售自己,使自己价值连城、奇货可居。所以人生在世,学会推销自己是第一位的。
范睢向秦昭王写的自荐信,先谈论治国的一般道理,再谈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最后在说明自己是真心献计的同时,委婉地要求见面。其实人最怕见面,一见面就具有亲切感、就更容易说服人,一见面好多事就推脱不过。所以一定要争取和要人们见面。这封自荐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达到能够与秦昭王面谈。范睢以他简略而委婉的说辞很容易就达到了这个目的。只要见到了秦王,那么更详细更富有智慧的谋划一定会使秦王折服,会使自己的抱负和愿望得到实现。

范睢因王稽入秦相关文章

  • 谈丛》原文翻译 - - 《说苑》后10卷 - -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凡吏胜其职则事...
  • 老儒遇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交河及孺爱,青县张文甫,皆老儒也。并授徒于献。尝同步月南村北村之间,去馆稍远,荒原阒寂,榛莽翳然。张心怖欲返,曰:墟墓间多鬼,曷可久留。俄一老人扶杖至,揖二人坐,曰:世间何得有鬼,不闻...
  • 扶乩问题》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道光甲午科江南乡试,题力执圭一节。合肥县诸生,有先期扶乩问题者,乩盘大书唐伯虎三字,遂寂然不动。诸生沉思苦索,有恬者曰:“唐伯虎自号六如,此题中必有六如字也。”  ...
  • 招安》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郁离子曰:“劝天下之作乱者,其招安之说乎。非士师而杀人,谓之贼;非其财而取诸人,谓之盗。盗贼之诛,于法无宥。秦以苛政罔民,汉王人关尽除之,而约三章焉:杀人、伤人及盗而已。秦...
  • 任己者术穷》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郁离子曰:“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善疑人者,必不足于信;善防人者,必不足于智。知人之疑己而弗舍者,必其有所存也;知人之防己而不避者,必其有所倚也。夫天下之人,...
  • 泗滨美石》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五 - - 泗水之滨多美石。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使隶人敬请于...
  •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荀林父用郤雍治盗,羊舌职度郤雍必不得其死,林父请问其说。羊舌职对曰:“周谚有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恃郤雍一人之察,不可以尽群盗,而合群盗...
  • 周书·酒诰》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
  • 穷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十卷 - - 【解析】本篇以《穷战》为题,虽取“穷寇”之义,但全文所讲旨在阐述对于“不战而遁”之敌实施追击时应当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在我众敌寡的形势下,对于不...
  • 狗头师》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狗头师 馆师岁暮买舟回家。舟子问曰:“相公贵庚?”答曰:“属狗的,开年已是五十岁了。”舟人曰:“我也属狗,为何贵贱不等?”又问:“哪一月生的...
  • 沈长卿、张浚、鲁訔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沈长卿 鹧鸪天 瑞气氤氲人绛纱。水沉香荐碧流霞。疏梅欲破风前蕊,冷菊犹开霜后花。 销粉黛,减铅华。药炉经卷好生涯。络滨侍从他年贵,便是蟠桃王母家。 张浚 南乡子 迟日惠风...
  • 蜀妓、游次公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蜀妓 鹊桥仙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游次公 贺新郎(宫词...
  • 卷六十八 列传第六》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解里耶律拔里得耶律朔古耶律鲁不古赵延寿高模翰赵思温耶律沤里思张砺耶律解里,字泼单,突吕不部人。世为小吏。解里早隶太宗麾下,擢为军校。天显间,唐攻定州,既陷,解里为唐兵所...
  • 汪藻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年即非常聪明,与众不同,后进入太学,又考中进士。调任为婺州的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迁为江西提举学事司干当公事。   徽宗亲自撰写了《君臣庆会阁...
  • 王淮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人。他幼年聪颖,理解力强,刻苦学习写作。绍兴十五年(1145)考中进士,出任台州临海县尉。郡守萧振一见到王淮就认定他是一位奇才,声言王淮日后必成大器,萧振调任...
  • 胡谐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胡 谐之,豫章南昌人。祖父胡 廉之,书侍御史。父亲胡 翼之,受到州府的聘用而没有赴任。 胡 谐之在宋朝做官为邵陵王左军咨议。齐武帝为江 州刺史,以胡 谐之为别驾,委托他主管事...
  • 樊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负土成坟,种植柏树几十亩,还早晚各在墓前大哭一次。逊少学问,常被兄仲戏谑。因此他责备自己说:“名义上是...
  • 昭阳为楚伐魏平》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九 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平) 【提要】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出自《战国策》,“画蛇添足”一语就出自此章。《战国策》不仅是口才与谋略宝典,而且也是中国人...
  • 崔融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六十八   卷68_1 「关山月」崔融1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卷68_2 「...
  • 红枣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枣 释名 气味 甘、辛、热、无毒。 主治 1、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为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2、反胃吐食。用大枣一枚去核,加斑蝥一个去头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