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腹中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腹中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腹中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也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骨,一芦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小如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_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帝曰:善。有病膺肿,头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阴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_胀而头痛也。帝曰:善。

腹中论篇相关文章

  • 负心背德之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佃户曹自立,粗识字,不能多也。偶患寒疾,昏愦中为一役引去,途遇一役,审为误拘,互诟良久,俾送还。经过一处,以石为垣,周里许,其内浓烟坌涌,紫焰赫然,门额六字,巨如斗,不能尽识。但记其点画而...
  • 永公索药》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顾员外德懋,自言为东岳冥官,余弗深信也。然其言则有理,曩在裘文达公家,尝谓余曰:冥司重贞妇,而亦有差等。或以儿女之爱,或以田宅之丰,有所系恋而弗去者,下也;不免情欲之萌,而能以礼义自...
  • 司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教官某甚聋,而与一狐善,狐耳语之亦能闻。每见上官,亦与狐俱,人不知其重听也。积五六年,狐别而去,嘱曰:“君如傀儡,非挑弄之,则五官俱废。与其以聋取罪,不如早自高也。”某恋...
  •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 采菽》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 车邻》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 有心避祸》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有心于避祸,不若无心于任运,然有不可一概论者。董卓盗执国柄,筑坞于郿,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殊不知一败则扫地,岂容老于坞耶?公孙瓒据幽州,筑京于...
  • 宋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宋祁 浪淘沙近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蝶恋花 雨过...
  • 李莱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李莱老 惜红衣(寄弁阳翁) 笛送西泠,帆过杜曲。昼阴芳绿。门巷清风,还寻故人屋。苍华发冷,笑瘦影、相看如竹。幽谷。烟树晚莺,诉经年愁独。 残阳古木。书画归船,匆匆又南北。苹洲鸥...
  • 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為而无以為;下德无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无以為;上义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 表第三》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交聘表中
  •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李淳风 甄权 许胤宗 张文仲 袁天纲 客师 张憬藏 乙弗私礼 金梁凤 王远知 薛颐 叶法善 明崇俨 尚献甫 严善思 杜生 张果 邢和璞师夜光 罗思远 姜抚 桑道茂 凡推步、卜、相...
  • 列传第三十五 诸夷蕃将》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史大柰,本西突厥特勒也,与处罗可汗入隋,事炀帝。从伐辽,积劳为金紫光禄大夫。后分其部于楼烦。 高祖兴太原,大柰提其众隶麾下。桑显和战饮马泉,诸军却,大柰以劲骑数百背击显和,破...
  • 列传第一百》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德宗皇帝十一子:昭德皇后王氏生顺宗皇帝;舒王谊,昭靖太子之子;文敬太子,顺宗之子;诸妃生通王已下八王,本录不载母氏。 舒王谊,本名谟,代宗第三子昭靖太子邈之子也。以其最幼,德宗怜...
  • 列传第七十一》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文苑 温子升 荀济 祖鸿勋 李广 樊逊 荀士逊 王褒 庾信 颜之推(弟之仪) 虞世基 柳 许善心 李文博 明克让 刘臻 诸葛颍 王贞 虞绰 王胄 庾自直 潘徽(常德志) 尹式 刘善经 祖...
  • 裴蕴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裴蕴,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国的卫将军。 父亲裴忌,陈国的都官尚书,与吴明彻一起,被北周俘虏,赐爵江 夏郡公,入隋十几年后去世。 裴蕴生性明辩,有吏才。 在陈国时,历任...
  •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孝顺皇帝名保,安帝之子。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 永宁元年(120),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124),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 京、中常侍樊丰诬陷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王男、邴吉被杀,太子...
  •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
  • 胡桃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胡桃 释名 羌桃、核桃。 气味 (核仁)甘、平、温、无毒。 主治 1、肾亏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与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 安石榴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安石榴 释名 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