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篇

黄帝内经素问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黄帝内经》素问篇

  • 1.解精微论篇》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液所滋,行治有肾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
  • 2.方盛衰论篇》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
  • 3.阴阳类论篇》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
  • 4.征四失论篇》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帝...
  • 5.疏五过论篇》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
  • 6.示从容论》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
  • 7.着至教论篇》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
  • 8.至真要大论篇》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
  • 9.六元正纪大论篇》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
  • 10.五常致大论篇》 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帝曰...
  • 11.气交变大论篇》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
  • 12.六微旨大论篇》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
  • 13.五运行大论篇》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
  • 14.天元纪大论篇》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
  • 15.标本病传论篇》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
  • 16.四时刺逆从论篇》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
  • 17.缪刺论篇》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
  • 18.调经论篇》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常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
  • 19.水热穴论篇》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
  • 20.骨空论篇》 骨空论篇第六十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
  • 21.气府论篇》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 两眉头各一。 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 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项中大筋两旁,各一。 风府两旁...
  • 22.气穴论篇》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精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
  • 23.经络论篇》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
  • 24.皮部论篇》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
  • 25.长刺节论篇》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 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
  • 26.针解篇》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胜则虚之...
  • 27.刺志论篇》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
  • 28.刺禁论篇》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
  • 29.刺齐论篇》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勿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帝曰:余未知其所...
  • 30.刺要论篇》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故曰:病有...
  • 31.脉解篇》 脉解篇第四十九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
  • 32.大奇论篇》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 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_大,跛易偏枯。 心脉满大,?瘈筋挛;肝脉小急,?...
  • 33.奇病论篇》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
  • 34.病能论篇》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胱...
  • 35.厥论篇》 厥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数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
  • 36.痿论篇》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心...
  • 37.痹论篇》 痹论篇第四十三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
  • 38.风论篇》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在皮...
  • 39.刺腰论痛篇》 刺腰论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
  • 40.腹中论篇》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
  • 41.举痛论篇》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
  • 42.欬论篇》 欬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
  • 43.气厥论篇》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 44.刺疟篇》 刺疟篇第三十六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肌,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
  • 45.疟论篇》 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盖作有时者何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渴欲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
  • 46.逆调论篇》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也,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
  • 47.评热病论篇》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
  • 48.刺热论篇》 刺热论篇第三十二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 49.热论篇》 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
  • 50.阳明脉解篇》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帝...
  • 51.太阴阳明论篇》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 52.通评虚实论篇》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脏皆如此。 ...
  • 53.离合真邪论篇》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矣。...
  • 54.八正神明论篇》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
  • 55.宝命全角论篇》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黄帝问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角。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
  • 56.血气形志篇》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
  • 57.宣明五气篇》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
  • 58.藏气法时论篇》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
  • 59.经脉别论篇》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
  • 60.三部九候论篇》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
  • 61.玉机真藏论篇》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 62.平人气象论篇》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
  • 63.脉要精微论篇》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
  • 64.诊要经终论篇》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
  • 65.玉版论要篇》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 66.汤液醪醴论篇》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
  • 67.移精变气论篇》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 68.异法方宜论篇》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 69.五藏别论篇》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
  • 70.五藏生成篇》 五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 71.六节藏象论篇》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
  • 72.灵兰秘典论篇》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
  • 73.阴阳别论篇》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
  • 74.阴阳离合篇》 阴阳离合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 75.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
  • 76.金匮真言论篇》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
  • 77.生气通天论篇》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
  • 78.四气调神大论篇》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
  • 79.上古天真论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