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五运行大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五运行大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五运行大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已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白,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_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覆会也。
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帝曰:间气何如?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
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白者死,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
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脏为心。
其性为暑,其德为湿,其用为燥,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其味为苦,其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
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
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
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阙一字),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阙二字),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

五运行大论篇相关文章

  • 齐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齐姓氏祖宗:姜太公姓氏起源:出自姜姓,齐姓始祖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发源于山东 省营丘(临淄)。姜太公封齐的故事,流传很广。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国名为姓,称为吕尚。当时商朝几...
  • 鲁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鲁姓氏祖宗:伯禽姓氏起源:鲁氏的得姓,在众多的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得姓始祖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死后,其子伯禽先前已受策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初受封 到鲁国(今山东省曲阜...
  • 滇游日记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五日其妇平明始觅炊,迟迟得餐。  雨时作时止。  出门即东上岭。盖其江自北而南,两崖夹壁,惟此西崖有一线可下,东崖有片隙可庐,其南有山横列,江折而西向入峡,有小水自东峡来...
  • 小人犹膏》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小人其犹膏乎?观其皎而泽,莹而媚,若可亲也。忽然染之则腻,不可濯矣。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见于声,形于色,欲人之知也...
  • 不合时宜》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我们就是不引用上古的《诗经》,引用唐代朱庆余的名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是这个意思。唐人的诗,很多喜欢用男女相悦...
  •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叫做麟绂镇。镇上有二百多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只有一位姓虞,在成化年间,读书进了学,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只在这镇上教书。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除...
  • 韩方》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明季,济郡以北数州县,邪疫大作,比户皆然。齐东农民韩方,性至孝。父母皆病,因具楮帛,哭祷于孤石大夫之庙。归途零涕,遇一人衣冠清洁,问:“何悲?”韩具以告,其人曰:“孤石...
  • 骂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白家庄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邻翁素雅量,每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
  • 白华》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
  • 死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六卷 - - 【解析】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都必须“置之死地”,以“绝去...
  • 谢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谢懋 忆少年(寒食) 池塘绿遍,王孙芳草,依依斜日。游丝卷晴昼,系东风无力。蝶趁幽香峰酿密。秋千外、卧红堆碧。心情费消遣,更梨花寒食。 石州引(别恨)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飞...
  •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二汉高帝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   [1]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1]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名士兵向东...
  • 列传第七十六》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隐逸 眭夸 冯亮 郑修 崔廓(子赜) 徐则 张文诩 盖兼济独善,显晦之殊,其事不同,由来久矣。昔夷、齐获全于周武,华矞不容于太公,何哉?求其心者,许以激贪之用;督其迹者,矫以教义之风...
  • 卢文伟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文伟少时为孤儿,有志向,读了很多的经史书籍,喜好交 游,年轻时便得乡里敬重。州郡辟举为主簿。年三十八,才被举为...
  • 五国约以伐齐》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四 楚策一(五国约以伐齐) 【提要】威逼和利诱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制服他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威逼是由于恐惧之心人皆有之,利诱是因为人人都贪图利益。利与害...
  • 孙偓、薛昭纬、李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八 卷688_1 《寄杜先生诗》孙偓 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 卷688_2 《赠南岳僧全玭》孙偓 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
  • 章碣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六十九 卷669_1 《城南偶题》章碣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 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 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 苦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苦菜 释名 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巨、老鹳菜、天香菜。 气味 主治 1、血淋、尿血。用苦荬一把,加酒、水各半煎服。 2、喉痹。用若荬捣汁半碗,加开水泡灯心取汁半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