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血气形志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血气形志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血气形志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柱,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为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血气形志篇相关文章

  • 谕纪泽·携眷赶紧出京》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字谕纪泽儿,  吾于七月念五日在太湖县途次,痛闻吾母大故,是日仍雇小轿,行六十里,是夜未睡,写京中家信,料理一切,命尔等眷口于开吊后赶紧出京,念六夜发信,交湖北晰台寄京,念七发信,交江...
  •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四位老弟足下:  余于三月廿四,移寓前门内西边碾儿胡同,与城外消息不通,四月间到折差一次,余竟不知,迫既知而折差已去矣。惟四月十九欧阳小岑南归,余寄衣箱银物并信一件。四月廿四...
  • 赤练飞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佃户张九宝言,尝夏日锄禾毕,天已欲暝,与众同坐田塍上,见火光一道如赤练,自西南飞来,突堕于地,乃一狐,苍白色,被创血流,卧而喘息,急举锄击之,复努力跃起,化火光投东北去。后牵车贩鬻至枣强...
  • 功心卷七》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原文 - -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攻心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义,服之以威。君子好德,小人好利。辨之羞之,耻之,驱之于德...
  • 己丑八月祈年殿灾》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京师天坛,在正阳门外之左隅,缭以长垣,周九里十三步。圜丘在坛中,形圆象天。南向三成,内胪形亦圆,外地形方。北为皇穹宇,环转八柱,圆檐上安金顶,基高九尺,径五丈九尺九寸,石栏四十九,陛各...
  • 火药之灾》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同治六年四月初五日,河南荥阳县城中忽闻轰声,震空迅厉,似从东来。县令派差四出查问,始知城东七八里,有甘肃委员运解洋药及铜帽车十二辆,正遇石坡,骡惊车覆,擦动铜帽,洋火进发,连及五车...
  • 拆楼人》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何冏卿,平阴人。初令秦中,一卖油者有薄罪,其言戆,何怒,杖杀之。后仕至铨司,家资富饶。建一楼,上梁日,亲宾称觞为贺。忽见卖油者入,阴自骇疑。俄报妾生子,愀然曰:“楼工未成,拆楼人...
  • 缁衣》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 梦里梦》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梦里梦 妓与客久别复会,各道相思。妓云:“我无夜不梦见与你同食、同眠、同游戏,乃是积想所致。”客曰:“我亦梦之。”妓问曰:“梦怎的?”客曰:&ld...
  • 襄公·襄公十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邿。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   【传】十三年春,公至自晋,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   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
  • 本纪第三·太宗》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太宗   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吴乞买,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简皇后拏懒氏,太祖母弟也。辽太康元年乙卯岁生。初为穆宗养子。收国元年十月,命为谙班勃...
  • 方信孺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他才华出众,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到后都感到很惊讶,认为是个奇才。方信孺以父亲方崧卿恩荫进入仕途,补为番禺县尉。盗贼抢劫海商,方信孺接...
  • 樊子鹄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樊子鹄,代郡平城人。其先人为荆州蛮人酋帅,被迁往代郡。父樊兴,为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普泰年间(531~532),子鹄显贵,其父被赠为征虏将军、荆州刺史。 樊子鹄在北镇动乱时,南至并州,....
  • 武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武帝本纪(一)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弟楚元王交 的后代。交 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疆,辟疆生陽城缪侯德,德生陽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陽城矨侯庆...
  • 西域传第七十八》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武帝时,西域内附为属地,有三十六个国家,汉朝为西域设置使者、校尉来统领保护西域,宣帝改叫都护。元帝又设置戊己二校尉,在车师前王庭垦种荒地。哀帝、平帝时期,西域自己互相分裂为...
  • 孝和孝殇帝纪》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孝和皇帝名肇,肃宗第四子。母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后养帝以为己子。 建初七年(82),立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二月三十日,即皇帝位,时年十岁。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听...
  • 殷本纪》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殷的先祖契,他母亲叫简狄,是有女戎氏的女儿,帝喾的第二个妃子。 有一天,简狄等三人出外洗澡,看见燕子生了一个蛋,简狄拿起来吞了,因而怀孕生下契。 契长大后,辅佐禹治理洪水有功劳。...
  • 于濆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九十九 卷599_1 《青楼曲》于濆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回老。 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 卷599_2 《塞下曲》于濆 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燕然山上...
  • 刘禹锡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五十六 卷356_1 《更衣曲》刘禹锡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 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王不留行 释名 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 (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2、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