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热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热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热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可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治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热论篇相关文章

  • 涂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涂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江西有条河,叫滁河涂姓的先祖,就生活在涂河西岸。古时候以地名为姓的习惯,涂河流经安微、江西两省,至今那里还有许多人姓涂。又有一支涂姓,起源很早很...
  • 砖击辛五》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乾隆戊午夏,献县修城役夫数百拆故堞。破砖掷城下;城下役夫数百,运以荆筐。炊熟,则鸣柝聚食。方聚食间,役夫辛五告人曰:顷运砖时,忽闻耳畔大声,曰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汝知之乎?回顾无所睹...
  • 五 歌》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
  • 麋虎》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
  • 淳于髡论燕畔》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齐人伐燕,取其财而俘其民,王朝而受俘,喜见于色,谓其大夫曰:“寡人之伐燕,不戮一人焉,虽汤、武亦若是而已矣。”大夫皆顿首贺。已而,燕人畔,王怒曰:“吾之于燕民尽心焉,...
  •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
  • 凯风》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葛覃》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多添了一件衣服,拄杖前边来,都见过。贾母等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五鼓,又往朝中去。离送灵日不远,鸳鸯、琥珀、翡翠、玻璃四人都忙着打点贾母之物,玉钏、...
  •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贺统军,姓贺名重宝,是辽国中兀颜统军部下副统军之职。身长一丈,力敌万人,善行妖法,使一口三尖两刃刀。见今守住幽州,就行提督诸路军马。当时贺重宝奏狼主道:“奴婢这幽州...
  • 赏鱼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衡山有唐开元二十年所建《南岳真君碑》,衡州司马赵颐贞撰,荆府兵曹萧诚书。末云:“别驾赏鱼袋、上柱国光大晊。赏鱼袋之名不可晓,他处末之见也。...
  • 裴晋公禊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唐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容萧籍、李仍叔、刘禹锡,中书舍人郑居中等十五人合宴于舟中,自晨及暮,前水嬉而后...
  • 太尉夫人、郭祥正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太尉夫人 极相思令 柳烟霁色方春。花露逼金茎。秋千院落,海棠渐老,才过清明。嫩玉腕托香脂脸,相传粉、更与谁情。秋波绽处,相思泪迸,天阻深诚。 郭祥正 醉翁操(效东坡) 予甥法真祥...
  • 刘辰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刘辰翁 望江南(晚晴) 朝朝暮,云雨定何如。花日穿窗梅小小,雪风洒雨柳疏疏。人唱晚晴初。 望江南(元宵) 春悄悄,春雨不须晴。天上未知灯有禁,人间转似月无情。村市学箫声。 望江南(秋...
  • 王质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王质 相见欢(薄霜)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飞。寒水溶溶漾漾、软琉璃。 红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戏凫鹥。 长相思(暮春) 红疏疏。紫疏疏。可惜飘零著地铺。春残心转孤。 ...
  • 志第二十二·礼乐五》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靴。   照烛二人,服同前,无笏。   乐师二人,服绯,冠、笏同前。   运谱二人,服绿,冠、笏同前。   舞师二人,舒脚幞头,黄罗绣...
  •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掌宫禁宿卫,凡五府及外府皆总制焉。凡五府三卫及折冲府骁骑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职。皇帝御正殿,则守诸门及内厢宿卫...
  • 梁简文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太宗简文皇帝名叫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是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弟弟。天监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陽殿。五年,封为晋安王。普通四年(523),多次升迁而任都督、雍州...
  • 元稹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零一 卷401_1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后并江陵士曹时作)》元稹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伯舅...
  • 韦应物古诗代表作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九十三 卷193_1 《咏玉》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卷193_2 《咏露珠》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卷193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