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疏五过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疏五过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疏五过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贪,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
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
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热。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惟言死日,亦为粗心,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
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
不知俞理,五脏菀热,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
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始终,可以横行。

疏五过论篇相关文章

  • 柏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柏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未知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未知姓氏迁徙分布:未知
  • 致九弟·归家料理祠堂》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正七归,接一信,启五等归,又接一情。正七以虚故,不能这回营,启五求于尝新后始去。兹另遣人送信至营,以慰远虞。  三代祠堂,或分或合,或在新宅,或另立规模,俟沅弟复吉...
  • 丐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竹吟与朱青雷游长椿寺,于鬻书画处,见一卷擘窠,书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款题山谷道人。方拟议真伪,一乞者在旁睨视微笑曰:黄鲁直乃书杨诚...
  • 方桂寻马》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景城有刘武周墓,献县志亦载。按武周山后马邑人,墓不应在是。疑为隋刘炫墓。炫景城人,一统志载其墓在献县东八十里。景城距城八十七里,约略当是也。旧有狐居之,时或戏嬲醉人。里有...
  • 化铁之术》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遂往入九折之山,得跃冶之钢而炼之。以左目取火于太阳,右目取水于太阴,驱役雷风,收拾鬼神,以集于黄中。浑浑肧肧,如珠在胎;焜焜荧荧,如日将升...
  • 指瑕》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匪难。以之垂文,可不慎欤!古来文才,异世争驱。或逸才以爽迅,或精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
  • 车夫》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亦黠而可笑也。...
  • 婴宁》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一卷 - -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解释】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即使再好的远亲也不如近邻能够随时帮忙。平...
  •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隐逸》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韩愈言:“《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而《蛊》之上九曰‘高尚其事’,由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夫圣贤以用世为心,而逸民以肥遁为节,岂性...
  •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完颜赛不,始祖弟保活里之后也。状貌魁伟,沉厚有大略。初补亲卫军,章宗时,选充护卫。明昌元年八月,由宿直将军为宁化州刺史。未几,迁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泰和二年,转胡里改路节度使。...
  • 李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年时求学于王安石。中进士,任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经孙觉推荐,被召到京师,谒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你从南方来,那里的人们对青苗法看法怎样?&rdqu...
  • 李皇后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高祖皇后李氏,晋陽人。高祖卑微时,曾在晋陽的别墅放马,乘机在夜间闯入她家,将她抢来与她成亲。到高祖掌管藩镇时,封她为魏国夫人。高祖在太原立国,想对军士颁行赏赐,因国家资财不足...
  • 列传第一百四十》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臣观前代秉笔论文者多矣。莫不宪章《谟》、《诰》,祖述《诗》、《騷》;远宗毛、郑之训论,近鄙班、扬之述作。谓"采采苤諲",独高比兴之源;"湛湛江 枫",长擅咏歌之体。殊不知世代有...
  • 李安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 父亲李蔚,仕北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 李安很漂亮,善骑马射箭。 北周天和中(566~571),开始作官,任右侍上士,袭爵为襄武公。 不久授仪同...
  • 孔琳之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孔琳之字颜琳,会稽山陰人。祖父孔沈是晋朝的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 孔琳之刚强正直,有志向有能力,喜爱读书作文,通晓音乐,特别会写草书和隶书。本郡任命他当主簿,没有应...
  • 朝鲜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朝鲜王卫满原是燕国人。 最初,在燕国全盛时期,曾经攻取占领真番、朝鲜,并为他们设置官吏,在边塞修筑防御城堡。 后来秦国灭掉燕国,朝鲜就成为辽东郡以外的边界国家。 汉朝建国后,...
  • 孟尝君舍人》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 齐策三(孟尝君舍人) 【提要】孟尝君是广聚人才、礼贤下士的“战国四君子”之一,非常有大度有领袖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美誉。 【原文】孟尝...
  • 皎然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一十五 卷815_1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皎然 宿昔祖师教,了空无不可。 枯槁未死身,理心寄行坐。 仁公施春令,和风来泽我。 生成一草木,大道无负荷。 论...
  • 苘麻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苘麻 释名 亦名白麻。 气味 (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 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目生翳膜...